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庙众多。潭柘寺、戒台寺,九龙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庙,以及盛极一时的“金顶妙峰山”娘娘庙,自古是京西一带祭祀社神的圣地,也因此形成和遗存了记载着宗教与民俗活动信息的进香古道。从东部的九龙山到西部的百花山, 从南边的马鞍山到北边的妙峰山,条条香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这些古道有的是皇室或官家出资修建,有的是由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民间香会出自于对佛的虔诚之心,而集资修筑的,还有的是当地的商号与百姓共同修筑的。这些古香道经过了历代不断的整修,使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为潭柘寺的对外交往和善男信女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始建于晋代,也有说为佛教华严宗僧人“华严禅师”创建于唐代,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庙宇,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寺院初名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金代称大万寿寺,明代复称嘉福寺,清代康熙改名为岫云寺,赐匾额“敕建岫云禅寺”。寺院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九峰环抱,佛塔林立。金代金熙宗皇帝始到寺院礼佛会僧,开创朝廷出资整修潭柘寺的先例。金章宗也到过潭柘寺并在山后“弹雀”,“弹发不虚”,“章宗喜,即行幄为庵,曰“雀儿庵”。此后,各个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来进香礼佛,游山玩水,并且拨出款项,整修和扩建寺院,使潭柘寺成为著名的皇家寺庙。明代之后,潭柘寺成了京城百姓春游的一个固定场所,“四月潭柘观佛蛇”已经成为了京城百姓的一项传统民俗。在每年潭柘寺举办“浴佛法会”、“莲池大会”、“龙华圣会”等佛门盛会的时候,各地的游僧和善男信女涌身潭柘寺,成千上万,景致壮观。潭柘寺和戒台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条古香道,从不同的方向通往潭柘寺。
芦潭古道
芦潭古道东起卢沟桥西至潭柘寺,为京西古道南路之—路古香道。这条古道是旧城通往潭柘寺的一条主要道路,原是一条山间土路,路面质量较差。从清代世宗雍正皇帝起,在河北省易县修建皇陵,即清西陵,为了拜谒皇陵之需,乾隆年间由朝廷出资,将原有的道路拓宽展平,并将部分路段用条石铺砌,当时称为“京易御道”。芦潭古道是京易御道的支线,起自于京易御道上的卢沟桥,过长辛店,东王佐、沙窝村、大灰厂,穿过石佛村,到达戒台寺,再翻过西峰岭经鲁家滩、南辛房、平原村,到达潭柘寺。
从石佛村到戒台寺之间长约两公里的这段古道,平缓易于行走,尚还较好地保存着。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台寺、潭柘寺进香时,就是走的这条古道,当地人称之为御道。古道途中有一精美石制牌坊,雕刻精细,成为昔日御道鼎盛的见证。
芦潭古道由西向东从石佛村穿过。昔日,这段古道整日人来车往,骆绎不绝。有进香拜佛的、游玩踏青的、前来受戒的僧人、云游的和尚、还有拉骆驼驮煤运灰的、赶牲口的、抬轿子的、挑筐背篓子的……人声马蹄,回荡在山谷之中。有些路段的石面上,被牲口踩踏出来的蹄窝有的3寸深,可见,这条古道当年交通之繁忙。
石佛村明代已建村,位于村西路北的山崖上有一处摩崖造像群,现存摩崖造像16龛18尊,坐东朝西,海拔248米。在崖下还有3尊,至今共发现21尊。造像题材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罗汉及供养人。 “石佛村”一名便是因了这些雕刻于明天顺到嘉靖年间的石佛得来的,这是北京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摩崖造像群。从石佛村沿着西北前行一公里,可看到一座精美的汉白玉石牌坊。这块石牌坊最早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时又经过重修。汉白玉栏杆上精细的垂兽与佛像雕刻相映,显得典雅而气派。
庞潭古道
从石景山区庞村渡口过永定河到潭柘寺的古道称“庞潭古道”,又称西山大路南道,是西山大路主干道之一。这条古道从石景山区的庞村,过永定河后,经卧龙岗、栗园庄、石门营、苛萝坨村、越西峰岭,与芦潭古道会合,到潭柘寺。
苛萝之地原名为北峪,位于罗喉岭(西峰岭)前。苛萝坨村形成于明万历之前,因潭戒二寺的香火兴盛、香客聚落而成形。庞潭古道经村的岔路口分成了两支,—支向西去潭柘寺,—支向南去戒台寺。在苛萝坨村西有千年西峰寺。明《宛署杂记》载:“西峰寺在李家峪,唐名会聚,元时改为玉泉。正统元年太监陶镕等重建,敕赐今名”。寺院坐西朝东,满山青松翠柏,环境清幽,寺内原有清泉一泓,名胜泉池,泉水清澈照人。西峰寺是戒台寺的下院,唐辽金元时是戒台寺僧人的荼毗之所,元末毁于战火,明清得以重修。
与戒台寺紧邻的秋坡村,随着每年四月戒坛庙会的举行,五湖四海的香客都聚集到戒台寺,除了听佛、求戒、许愿、还愿,也有闲游、踏青的。各地的妓女(以歌妓为主)也相聚而来,用她们的歌舞增添了“耍戒坛”的热闹气氛,秋坡成为了戒台寺之外一个重要的落脚和娱乐的地方,“赶秋坡”逐渐成了戒坛庙会期间人们前往凑热闹、歌舞玩乐的代名词。据《宛蜀杂记》记载,戒台寺庙会期间,“天下游僧毕会,商贾辐辏,其旁有地名秋坡,倾国妓女竟往逐焉,俗云赶秋坡”。明代,赶秋坡的妓女们在古道途径的苛萝坨村集资修砌了一座汉白玉石拱桥,这座被后人称为“娼妓桥”的石桥见证了古道曾经的繁闹。
娼妓桥在苛萝坨村西。庞潭古道在过娼妓桥分为两路,一路南行穿过秋坡村,再至戒台寺;一路西行到西峰寺。明代时,全国妓女在戒台寺旁的秋坡村举办“妓女大会”,共同到戒台寺去进香。古香道从这里向南行去戒台寺要过一道水沟,为了能够早日脱离苦海,来世远离娼门,妓女们捐资在沟上修了一座石桥,意思是将此桥作为自己的替身,让千人踩,万人踏,以赎自己的罪过,故名“娼妓桥”。娼妓桥为三拱石桥,桥基、涵洞券石、桥栏均为青石材质,石桥总长约20米,桥宽4米。民国六年(1917)—场山洪把这座古桥卷走了一半,由于河床南移,尚存的两个涵洞也已淤塞,如今只能见到顶券以上的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