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略揽
发展史略

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引起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纵观历史和未来,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变化大体上呈现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相应地,园林的发展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指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发展虽然尚处在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但却经历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相当于殷、周、秦、汉四个朝代。园林生成时期,人们对自然界充满了畏惧感,思想上处于崇拜神灵、崇拜自然的阶段。园林从无到有,功能上从以生产、狩猎、通神、求仙为主,逐渐演化为以游憩、观赏为主。皇家园林规模宏大,通过单纯地模仿自然山水以达到观天象、仿仙境、通神明的目的。

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逐渐普及于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这个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承先启后的转折期。这个时期,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概括、提练、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初步具备了“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的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特点之其中的两个特点,作为园林体系亦已略具雏型。它是秦汉园林发展的转折升华,也是后此的全面兴盛的伏脉,从此以后,中国的风景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下一阶段的隋、唐全盛时期。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确的恢弘气概,又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一一诗画的情趣。虽然第四个特点——意境的涵蕴,尚处在朦胧的状态,但隋唐园林作为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则已经成型,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相应地达到了全盛的局面。

从宋代到清代雍正年间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前期,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完全定型,造园艺术和技术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最高的水平,园林的发展呈现为两个高潮:两宋是第一个高潮,明中叶到清初是第二个高潮。

经历宋、元、明至清初的七百七十余年的漫长历史过程,私家、皇家、寺观三个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特点。另外,文人园林经唐代的启蒙,兴起于两宋,大盛于明代和清初。文人园林的兴起和臻于极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已经达到成熟境地的标志。从清乾隆朝到宣统朝近一百七十余年,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了成熟后期,呈现为逐渐停滞的、盛极而衰的趋势。它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暴露这个园林体系的衰落情况。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上的集大成的终结阶段。


  查看更多>>
建筑环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风景是主体,园林建筑是从属。不论数量多少,也不论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融糅,并强调建筑序列自身的主从关系。不同类型的园林,存在着性质、大小、环境条件等差异,园林建筑和布局由于地域不同而呈现不同特点。

北方皇家园林建筑主要集中于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建筑多为中国园林建筑发展鼎盛时期所建,水平极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园林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大多建于优美的自然风景之地,所以园林建筑在园林中所占面积比例较低,空间上多取外向、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处理手法,表现出和自然景观的相融。平面布局上,园林建筑多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成群成组布局方式,但因气候原因和受宫殿建筑轴线对称布局的影响,园林建筑多为南北向,较少随意布置,皇家园林建筑多为官式,但苑中的宫殿建筑也与城中有别,很少用琉璃瓦而多用灰瓦卷棚顶,斗拱的尺度较小,出檐深度较少,不用柱的生起、侧脚和收杀,梁、枋的比例加大。屋顶呈现平缓的曲线,冀角起翘较缓。墙体厚重,隔扇、挂落、栏杆等各种木装折,图案严谨,体形粗壮,这些都形成了北方园林建筑庄重沉稳的形象特征。因气候及生活习惯的原因,园林建筑内、外空间界线分明,较为封闭,园林建筑整体尺度通常较大。

中国北方素以宏大壮丽的皇家园林建筑著称于世,而以北京为其分布中心的私家园林建筑同样兴盛、数量众多。在自然风景优美的西北郊,私家园林建筑与皇家园林建筑交相呼应。北方私家园林建筑一般密度较大,为显示贵族气派,还常采用轴线对称布局手法。园林建筑多具北方建筑的特点,屋顶和墙壁均较厚重,屋顶样式以硬山式居多。除贵族使用的园林建筑外,一般不用琉璃瓦,也不用朱红和金色装饰,墙面和屋顶均为大面积青灰色,只在重点部位施彩。因特定的政治环境、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私家园林建筑形成了深厚凝重的艺术风格。

宗教建筑能够体现神权的至高无上,营造庄严神圣的宗教气氛。北京汉传佛寺的建筑以汉式建筑为主,其特征是木构架结构,梁柱交错,斗拱支撑,人字形两面坡屋顶,上铺青瓦、琉璃瓦或奕金铜瓦,寺院大殿的屋顶有出头的柱头斗拱,这是汉式建筑中比较典型的结构,可以使建筑本身显得十分华贵与高雅。

北京自金元至明清,历朝皇帝都有在寺院设立行宫,所以,寺庙园林中的独立附园又可作为皇家的行宫别苑,如著名的北京西山八大水院。文献中对于八大水院的记载都是只限于寺庙作为皇帝行宫,没有详细描述,通过对寺庙园林的环境特征、建筑布局、园林环境的空间处理以及通过掇山理水等手法创造的园林意境,再比较现存的寺庙园林作为借鉴,也许可以获得一个空间环境的想象。


  查看更多>>
植物配置

佛祖得道,圣及草木。在佛教中很多植物成了神圣和智慧的象征。植物是佛教园林中景观构成的要素,也是佛教文化具象化的载体。佛教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精巧灵秀的文人私园相比,佛教园林别具一格地将宗教思想、文化精神寄予园林景观中。植物因佛教而神圣,佛教也因草木意蕴丰厚,更添神秘色彩。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禅和风水理论各自以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寺庙园林的造园思想及其意境的表达。传统的文化思想同样对宗教园林中的植物文化和景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植物是佛教园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不仅是一种象征(佛主的化身),精神的图腾(宗教崇拜),宗教活动的媒体和中介,而且还具有对宗教园林的烘托、观赏作用和生产价值等许多实用功能。

宗教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是宗教园林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园林植物景观一方面是通过植物景观本身的体形、线条、色彩、空间组合等实体语言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植物所蕴含的各种人格化的精神内涵所表达出来的。

北京地区寺庙园林在辽以前的植物造景方面见诸书籍的文字记载较少,随着辽以后,政治中心的偏移,北京地区寺庙园林植物应用的发展才开始逐渐增多起来。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寺庙园林能否达到宗教性与景观性的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北京佛寺园林的植物配置遵循着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方法,但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性质,又决定了其鲜明个性的一面。在植物配置的方法上,北京寺庙园林为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和意境,常通过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


  查看更多>>
文化阐释

在道、儒、释三大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中国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其艺术风格形成于政治最混乱、思想最活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权威信仰动摇,儒家经学逐渐解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哲学思想深入人心,文人往往通过诗画创作、隐逸山水以达到寄情抒怀的目的。以无为、出世为特点的道家哲学对园林美学观和布局设计思想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从最初萌芽时期的囿、苑,至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期的文人园林,直至明清的写意园林,“祟尚自然,师法自然”一直是其所遵循的原则。在道家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园林独特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自然美、建筑美、诗画美有机统一,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

儒学中庸的审美理念强调是不偏不倚之美,不同于道家、佛家追求精神的超脱,它更在乎现世意义。就儒学审美观而言、园林艺术强调情感寄托、寓情于景。儒家倡导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伦理规约,追求“内圣外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而儒士也隐逸。道家的隐逸是超脱于俗世的,而儒家的隐逸亦有着“不忘其志”的自勉,十分重视品格修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儒家的山水审美意识与伦理意识相结合,人观照山水之时就充盈了自己的情感与品性,体现了寄情山水、修身养性的志向,这就是君子比德。比德的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其实质是认为自然美美在它所比附的道德伦理品格。君子比德的思想在中国园林中无处不在,从造园主题、空间布局、建筑、植物和装饰小品等都有显著的体现。

禅宗讲求顿悟,不重礼佛,不著言说,在园林中讲求空与静,在自然的一花一草之间寻求永恒。在园林中则体现为“适意”的审美意识,消极面对现实世界,却又不逃离,转而感悟园林山水、自然花草之乐。寺庙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其禅文化的体现亦不同。禅认为万物皆有佛性,皆可容纳须弥山,而禅将彼岸世界置于精神与心灵的通达之地,故而对一草一木一石一沙的经验与体会都是参禅。园林空间起承转合、柳暗花明,或幽闭或豁然,更是禅的机锋妙转、生趣活现。禅求诸于内心,追求精神的超脱,入世而又出世,因而符合各阶层人的心理需求。禅文化推动了中国园林的发展,是其写意风格形成的基础,是创造园林意境的条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