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位的古城,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四个王朝金、元、明、清都曾在此建都。历代帝王的苦心经营给这座古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北京城西的西山为太行山的西北余脉,又名清凉山,远远望去郁郁苍苍,云蒸霞蔚,春夏之交,睛云碧树,花香鸟鸣;秋则红叶飘丹,冬则积雪凝素。山上行宫林立,庙宇巍峨,使其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种种奇致,足以赏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使西山成了京郊重要的游览胜地,不但帝王频频光临,历代文人墨客,官宦百姓也纷沓而至,游历西山美景,畅景抒怀,留下了诸多精美的诗赋游记。所以说西山既是一座自然之山更是一座饱含着人文精华之山,从北京作为都城开始西山便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因此对于北京、对于中国来说它又是一座有着特别意味的山。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江苏苏州人,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师吴宽;书学李应祯,擅行草与小楷,尤其小楷温纯精绝;绘画初师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诸家,于山水、人物、花卉无所不精,与沈周共创“吴派”,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文征明游西山十首诗词,手书《文衡山西山游咏真迹卷》为传世珍品。
李东阳 (1447—1516年) 字宾之 , 号西涯,湖南茶陵人。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 1464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历仕天顺、成、弘治、正德四朝,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天资英迈,读书一目数十行下,辄成诵不忘。少入翰林,即负文学重名。以台阁大臣主持诗坛,其诗文典雅流丽,为茶陵诗派领袖。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于篆隶造诣尤高。有书法大家赞道:“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代表作品有篆书《怀素自叙帖引首》、楷书《邃庵铭》、行草书《自书诗卷》等。李东阳游历北京西山,著名的《游西山记》和多篇诗赋,传世至今。
明清以来诸多文献载有更多诗文辑录,另人对西山形胜遗迹心生美好怀想,美不胜收。
入金山口数里,西山忽当吾前。诸蘭若内,尖塔如笔,无慮数十。塔色正白,与山隈青霭相间,旭光薄之,晶明可爱。六七转至大石桥,流泉满道,或注荒池,或伙草迳,或漫散尘沙间,是西山堵水会处。香山、碧罢皆居山之层,擅泉之胜。
西山,神京右臂,太行山第八陘。圖經亦名小清凉。王文恪公鏊游西山詩:
百二河山勢自西,芙蓉朶朶與天齊。
九重日上黄金闋,十里人行白玉隄。
陋洗遼金元殆盡,氣淩韓趙魏皆低。
要當盡覽全燕勝,绝頂同君一一躋。
又濠梁朱宗吉登西山絕頂詩:
層颠霄漢近,登眺不知勞。
双闋晴霞繞,諸陵王气高。
遠峰戀落日,絕壑響春濤。
賸有淩虚想,天風吹鬢毛。
西山春夏之交,睛云碧树,花气鸟声,秋则乱叶飘丹,冬则积雪凝素,种种奇致,皆足赏心,而雪景尤胜。
故京师八景,一曰「西山霁雪」。王洪诗:「日华初上最高峰,玉树凝辉在碧空。佳气迥浮丹凰阕,清光遥人翠微宫。松崖寒逐春风散,云嶠晴寒夜月重。青琐朝回频极目,都将郢曲咏年丰。」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