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伦理教化的环境体系

川底下古山村规模不大,但环境空间的创造却处处体现着中国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传统的“伦理” 思想和崇拜神灵的深刻影响。川底下村全都姓韩,在村落环境中虽没有设立宗族祠堂,但以设立家谱、记祖坟、立村规等等宗族崇拜的传统精神维系韩氏家族的稳定与发展。在村落环境布局和四合院民居中, 强调以中轴线建立长幼、辈分、尊卑,上下有别、等级分明的居住空间秩序。在村内居于龙头山下的村落制高点处修建的广亮院正房 (全村唯一的五开间建筑) 就是全村最长的长辈居住的地方,这组建筑的规格、院落规模及装饰水平均为全村之首。族人们以此表达敬长之意、忠孝之德。除此之外,在村内修建有五道庙,村民在此举行送亡灵升天的仪式活动。在村口建大庙供奉关帝,以关帝忠、孝、节、义的精神进行伦理道德的教化,规范村民的行为。在大庙中供奉龙王,提供村民“祈雨祭龙王”、“歇秋癸天”的场所,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在村口建娘娘庙村民在此供奉天仙娘娘神,期望娘娘神灵保佑,无灾无病,平安吉祥。在村内建灯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与民俗活动。建石碾场、水井台等公共活动空间,联系村民邻里之情。川底下建多种活动空间建立“宗族”、“伦理”教化的环境体系。提供了村落开展传统的“礼乐文化”教育和活动场所,提高村民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水平, 使川底下村成为充满人与人亲合友善,个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精神的山村小社会。

川底下古山村落的环境空间创造,以自然山水情怀和优美动人的景色喻道抒情,以传统的“伦理”精神、“礼乐文化”和浓郁的乡土文化塑造环境精神,激发村民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

川底下古山村尊重自然永恒的价值,巧用自然、创造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人、自然、建筑、社会和谐的山村环境特色获得成功,十分难能可贵,它体现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精神,展示了川底下人高超的智慧创造和积淀的古山村落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启迪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