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城门
CITY GATES OF BEIJING Outer urban City
东便门位于明清北京外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北向,距内城东垣仅丈余。东便门偏居北京城的东侧,并且是内城和外城结合部位,城门可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来命名,称为别称“东偏门”。但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一长就把“东偏门”读作“东便门”了。

(六)东便门

东便门(清末)扫描《烟雨楼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西籍中的清代建筑图像》(1)

【历史沿革】 东便门的修建稍晚于外城东、南、西垣五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方便交通,于外城东北修建东便门,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加筑瓮城,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重建。明正统元年(1436年)建角楼,明《英宗实录》载:“(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增建箭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

东便门自辛亥革命后逐渐废毁,东便门箭楼于20世纪30年代拆除,1952年因修路拆除瓮城及箭楼城台,城楼于1958年建北京站时拆除。原地保留地名,在今北京火车站东南,内城东南角楼以东。

【建筑结构】 东便门的门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廊无窗,外涂朱色;高5.2米,面阔三间(11.2米),进深一间(5.5米);东便门城台正辟过木方门,城楼连城台通高12.2米。城门洞为过梁式,单檐门楼,通高11.9米。瓮城呈半圆形,瓮城门正对城门,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箭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饰灰瓦脊兽,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弱面每层四孔,东西面每层二孔;高4.7米,面阔三间(9米),进深一间(4.6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0.5米。东便门临护城河及通惠河,东、西各设水门一座。

【东便门现存的角楼和城墙】 现存的东便门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角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民国以后,东南角楼已不再设防。在1981年对角楼进行大规模修缮的时候,文物工作者发现带有“嘉靖”、“隆庆”等年号的砖,带有“乾隆”年号的琉璃瓦件。还从东侧墙体内发现了两颗炮弹残体,并在二层挑檐檩上发现大量铁沙枪弹,它们记载了“庚子之变”外国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历史。东便门角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便门角楼的西边,尚残存一段大约1公里长12米高的明代北京城墙遗迹。这段明城墙自东便门角楼直至崇文门十字路口的东侧,下部厚重的城墙与上部的起伏不定的曲线及布满墙头的杂草,营造出了沧桑、古朴的自然环境。由西向东依次建成的“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区,更加衬托出了城墙的沧桑感。

【东便游船】 “东便游船”是东便门的标志性景观。东便门外原有个大通桥,桥西为内城的护城河,桥东为通惠河。因桥的上游设有水闸,故大通桥亦称大通闸。旧时护城河水通过大通闸流人通惠河,大通桥就是通惠河的起始点,亦曾是旧京南北行人与货物出人的交通要道。大通桥东的二闸水波荡漾,船只往来穿梭,两岸水草丰盛、树木葱茏,筑有楼亭阁馆、酒肆茶棚。每逢清明上巳节、蟠桃宫庙会、开漕节、端阳节,便有笙歌夹岸,碧浪如鳞,画舫栏挠,衣香人影,城堞咫尺,乘舟而游,野趣盎然。因而有“大通桥上望蔼船”之说。清代的《北京竹枝词》这样描绘:“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往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清末唐晏所著《天咫偶闻》中也载:“春波泻绿,软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人曲;衣香人影,摇飚春风,凡三里余。”六月初六,北京的百姓为了防热消暑,有郊游和赏荷的民俗。一些文人墨客常到有庙宇和树荫的名胜地及长河、御河两岸和东便门外二闸等地野游。当时通惠河两侧垂柳成行、清凉宜人,还能欣赏闸口处的瀑布飞溅。运粮船和各种游船穿梭往来,便有了东便门外“东便游船”的景致。东便门还被称作“船门”。

东便门扫描《旧京大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