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定门
永定门 / 旧京大观(13)
永定门是北京外城正门,寓意为“永远安定”, 是老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位于外城南垣正中,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它与前门、天安门、太和殿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
【历史沿革】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当时只修建了城门楼,建制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两层楼。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补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永定门增建箭楼,重建瓮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永定门城楼重修,提高了规制,加高城台、城楼层顶,采用重檐歇山三滴水的楼阁式建筑,使用灰筒瓦、绿剪边,以琉璃瓦脊兽装饰。永定门成为外城之最大城门,为了加强北京防卫又增建了箭楼,至此永定门工程全部完成。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永定门西侧部分城墙被拆除,将原在城外马家堡的京津铁路终点站移至天坛。1901年在城门东侧增开豁口,以便铺设新路轨,修建前门火车站。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进驻北平,最先从永定门进入北平。20世纪50年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产生矛盾,1951年为改善永定门交通,陆续拆除了瓮城和东西两侧的城墙。1957年,又因为妨碍交通和危楼,把城楼和箭楼拆除。改革开放后北京建成现代城市,为恢复北京中轴线的城市规划和景观,2004年在永定门原城楼偏北的位置重建了城楼,恢复了北京中轴线的南端起点标志,弥补了外城城门无一遗存的缺憾,为北京风貌又增添了一道新的色彩。
【建筑结构】城楼形制一如内城,是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楼连台通高26米,面阔五间(24米);进深三间(10.50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42米,南北宽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 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三孔;北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辟单孔券门。
【永定门石匾】复建后的永定门,其石匾是仿照明代石匾原样雕制的。清朝1644年建都北京之后,将明代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匾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民国初期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请杭州名士邵章先生为北京各城门重新题写了汉文名称,并制成石匾镶嵌。成书于1931年的《燕都丛考》记述,“今日各门之额,皆邵君之书也。”随着北京城门的陆续拆除,邵章先生题写的匾额大多失落无存,只有正阳门箭楼的门洞上方仍嵌有一块。而明代城门的匾额原件,更是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2003年,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明代原配的永定门石匾。此事2003年8月22日的《北京青年报》曾有报道。这块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书的“永定门”三字沉雄苍劲,保存完好,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件。如今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 永定门复建后,老城砖也失而复得。1954年的三台山建危险品仓库,建成后正赶上拆除永定门,城砖就拿来修了仓库的围墙。这些嘉靖年间制造的老城砖在近半个世纪后又运回来了,重新砌在永定门的城墙上。
【永定石幢 】“永定石幢”是永定门的标志性景观,指的是永定门外的“燕墩乾隆御碑”,又称“燕墩”,经过修缮,也已复现于京城的南端。“燕墩”,又称“烟墩”。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至清代又将“五镇”树为具体实物,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因此,又名“烟墩”。据《日下旧闻考》载,“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清人杨静山在《燕墩》一诗中说:“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燕墩”碑文镌刻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距今已251年。底座为高8米的墩台,墩台中央矗立着一座高约7米的方形大石碑,碑上刻着用满汉文字合写的《帝都篇》和《皇都篇》。碑座四周雕着24尊神象,顶部雕有龙纹。燕墩造型伟岸高雅,雕饰精美,碑文记述了幽燕地区的历史沿革、山川名胜及风物民情等。因此,它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门(清末)/ 烟雨楼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西籍中的清代建筑图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