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宫城)城门
CITY GATES OF BEIJING Forbidden City
故宫的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宫城城门主要还有:乾清门、景运门和隆宗门。

(一)午门

午门(清末)/ 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东京帝室博物馆编.伊东忠太解说.小川一真摄影.1906年版-5

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南端,是紫禁城的正门。中国古代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与方位相配,其中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酉,正北为子,因此人们常以“子午卯酉”来代之“东南西北”,经线则被称为子午线。午门居中向阳,是紫禁城的正南门,故名“午门”。

【历史沿革】午门修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558年),并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建,我们今天看到的午门城楼,就是顺治年间重修之后保存下来的。

【建筑结构】午门墩石台上为巍峨的城楼,城楼围以汉白玉精美栏杆。城楼主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映“九五之尊”。主楼为重檐黄瓦庑殿顶,这种屋顶乃封建等级建筑中的最高级别。墩台两翼各有廊庑十三间,俗称“燕翅楼”,廊庑南北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阙亭有四座,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这是由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来的“有城必有阙,有街必有坊”,午门的规制便是阙式建筑的最高形式,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左右呼应,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形若朱雀展翅,因此又叫“五凤楼”。午门下部的墩台正中有三个门洞,左右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每个门洞都设有两扇大门,每扇大门都安装有铜铸鎏金的门钉九排,共有门钉81颗。墩台两侧设有上下城台的马道。

【五门三朝】午门之前依次有端门、天安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各门之间排列着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正是古代“五门三朝”的制度,以突出皇宫建筑的威严肃穆。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严格的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时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午门的功用】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作为宫城的正门,出入午门有着各种规矩,五个门中最中间的一个称为“御道”,为皇帝专用,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可允许极少数人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走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平日上朝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午门廷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通过廷杖来威慑臣僚,这一刑罚也从洪武到崇祯经历了十几代君主,与明王朝相伴始终。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午门前便称为行杖的固定场所,由锦衣卫校尉行刑。 关于行杖的具体情况《叔子文集》中有如下记载:“众官朱衣陪到午门外西墀下,左中使,右锦衣卫,各三十员,下列旗校百人,皆衣臂衣,执木棍。宣读毕,一人持麻布兜,自肩背以下束之,左右不得动,一人缚其两足,四面牵拽,惟露股受杖,头面触地,地尘满口中。”《照亭先生文集》中也有记载:“司礼大趟数十辇捧驾帖来,首喝日:‘带上犯人来,每一喝则干百人大喊以应,声震甸服。初喝跪下,宣驾帖杖吾二人(指作者艾穆及另一官吏),着实打八十棍。五棍一换,总之八十棍换十六人。喝着实打,喝阁上棍,次第凡四十六声,皆大喊以应如前首喝时。喝阁上棍者,阁棍在股上也。杖毕喝踩下去。校尉四人以布袱曳之而行。”从这些记载中可以了解到,行杖时的气氛阴森恐怖,手法野蛮并凌辱人格。几十棍打下来,任何身体强壮的好汉也无法忍受。所以被杖的朝官不是血肉淋漓,便是奄奄一息。打不死的,或送入诏狱,或遣送戍边,或削官降职。

【午门颁朔】为了让臣民知道未来一年的农时季节和气候环境,从清康熙朝始,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朔日),皇帝要在午门前颁行次年的“时宪历”,清乾隆后为避乾隆帝弘历之名讳,改称“时宪书”。

是日,负责天象观测和天文历法的机构钦天监官员设黄案于午门外正中,另设两案于御道左右,王公贵族和文武百官齐集午门城阙下面北而立,王爷、贝勒、贝子站在御道中间,文武百官文左武右站在御道两侧。钦天监官员奉进给皇帝和后妃的时宪书置于中案,颁给王公百官的时宪书置于左右二案。时宪书陈设完毕后,举巾案由午门进入紫禁城,至太和门置门前丹墀的正中,行三跪九叩礼,然后交内务府掌仪司宫奉至乾清官恭进皇帝和后妃。恭进之后,午门外的王公百官全部跪地恭听鸿胪寺官员宣布皇帝颁发历书的诏旨和时宪书。各官员跪领之后依次退出,礼仪即告结束。

【午门受俘】清代,军队征讨凯旋归来,择日皇帝要亲御午门楼接受献。此外,命将征讨凯旋时的“献俘礼”,都在此举行。

受俘这一天,从午门到天安门外,按规制布满了皇帝的仪仗,文武百官按制列于城楼台阶上下左右。这时,礼部官员至乾清门导驾,皇帝身着龙衮服(皇帝祭圜丘、祈谷、祈雨等场合穿用、套在朝服或吉服之外的袍装)乘舆出宫,午门鸣钟。驾至太和门,鸣金鼓,奏大乐。皇帝舆由东道登午门城楼,至檐前下舆,升座。然后按仪制,由鸣赞官唱导将俘虏押至右翼金鼓之下,面北跪伏。兵部尚书走到午门前,奏报俘囚姓名等事宜,而后承旨大臣将圣旨交由鸿胪寺官员宣读。若旨日“所献俘交刑部”,则刑部堂官即跪领旨,兵部官引俘出交刑部;若得旨称“赦”,当即释缚,由将校引出天安门放行。明朝举行这种仪式极少,而清初国力强盛,胜战频繁,所以受俘礼仪经常举行,仅乾隆帝就曾四次登午门受俘。

【“推出午门外斩首”】我们在影视剧中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推出午门外斩首”,将午门看做是处置死刑犯的地方。这完全是讹传,一方面,午门的前面是皇宫的禁地,戒备非常森严,一般情况下闲杂人等是不能靠近半步的,所以,不可能在这儿将犯罪的大臣斩首示众;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刑场都是一个不吉利的地方,午门作为皇宫的正门,不可能成为不祥之地。在明清两代死刑犯是在柴市(今天的西四)或者菜市口等地进行处决的。

为什么会有“推出午门外斩首”的说法呢?在明朝的时候,午门是“廷杖”触犯皇家尊严的大臣的地方。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象征性地打,发展到后来,竟出现了打死人的情况。例如,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朝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朱厚照大怒,下旨“廷杖”大臣舒芬、黄巩等130余人,其中的11人被当场打死。想想庙堂之上那些高官重臣,平日里哪个不是锦衣玉食、衣冠楚楚,一朝不慎触犯皇家威严,被捆倒在地,拖出午门,其中不少人棍棒之下一命呜呼,因此“推出午门”便成了人人生畏的名词,传到民间便成了“推出午门斩首”了。

【午门的“暮鼓晨钟” 】午门原门楼内设有钟、鼓,由銮仪卫负责管理,钦天监指示更点,每日由博士一员负责轮值报时。每天黄昏后鸣钟108响,中后敲鼓起更,其后每更敲钟击鼓,启明时复鸣钟报晓,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暮鼓晨钟”。当皇帝在宫中居住时,则不鸣钟。

午门背面(清末)/ 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东京帝室博物馆编.伊东忠太解说.小川一真摄影.1906年版-6午门 / 旧京大观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