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20:13:13 摘自:《中国曲艺志》
特技绝活
1.含灯大鼓
梅花大鼓中以展示独特技巧的一种形式。曲调与梅花大鼓完全相同,差别处在于演员演唱时,须口含一个灯架。灯架横长近尺,上竖数支点燃的蜡烛,下缀彩色流苏,演唱者用牙齿咬住灯架。由此,便只能专门寻找“齐齿”音的曲目来唱,如《昭君出塞》等。这种演唱方式,一方面增加了说唱的难度,一方面突出了“杂耍”的技艺色彩,可视可听,悦人耳目。但因口中有物,演唱终难做到字字真切、句句清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很少有人表演。进入八十年代,北京市曲艺团又将这一形式搬演于舞台。
含灯大鼓
2.五音联弹
又称五音换手联弹,属梅花大鼓中以展示弦师独特技巧的一种形式。表演时,先由演员演唱四句梅花大鼓,在落腔后敲起鼓套子时,四位伴奏弦师即开始技艺性表演:由左至右,第一人右手持楗子打扬琴,左手按第二人怀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左胳膊搭十字用左手按第三人怀中的琵琶;第三人右手弹琵琶,左胳膊搭十字用左手按第四人持的四胡丝弦;第四人右手拉四胡弓子,左手攥住四胡铜筒或击打扬琴。演奏时,四人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在演唱者鼓声的伴和之中奏(夜深沉)或[九把尖]等曲牌。一曲结束,演唱者说几句“白口”后,伴奏者遂恢复原正常状态奏大过板,演员接唱短段,如《层层见喜》、《八爱》等。上腔、下腔过后,众人接着演奏[打新春]、[虞美人]等曲牌。有时,五音之外还增添胡琴、笛、箫等乐器,称作“六音”、“七音”、“八音”联弹。其源可追溯至清代咸丰年间(185l一1861),《余墨偶谈》中记载:“咸丰中,都门弹词,有名‘八音联欢’者,其法八人团坐,各执丝竹,交错为用。如自弹琵琶,以坐左拉胡琴弦者为厍弦,己以左手为坐右鼓洋琴,鼓洋琴者以右手为弹三弦者按弦,弹三弦者以口品笛,余仿此,又一人于坐外敲鼓节乐,音极悠扬,其书词亦绵邈可听,倾动一时。”
五音连弹
3.上三番、下三番
梅花大鼓演出时的一种技艺。演员于演唱段落中间敲击鼓板和乐队共同演奏,鼓楗游走于鼓心、鼓边、鼓帮之间,轻重有别、疾徐有致,与鼓板协调一致,与乐队默契配合,依据曲目的不同情感,烘托了或激越、或活泼、或悲愤、或欢愉的气氛。一段精彩的操演.往往会赢得满堂的彩声。这一技巧要紧处是心力与手力的有机配合。
4.弹打八角鼓
岔曲、单弦牌子曲演员演唱时的一种技艺。八角鼓有八个角,蟒皮鞔单面,为等边等角八边形,边长约十厘米,分串二十一面小铜钹。鼓下缀一对线穗,约长一米六十。演员左手拿鼓,拇指扶鼓边,食指、中指伸入鼓内,中指勾住鼓内圆钉尾部,左右手配合弹打。有戳、磕(一称“坐”,打法稍有差异)、垫(也称“补”)、掭、撮、打、轮、摇八种打法,声响不同,各有其妙,依演唱内容、情感的需要而选择使用。其要求是,弦子随唱腔变化,弹打八角鼓随弦子变化,戳、磕适用于慢板,轮、打、垫适用于流水板,讲究轻、重、疾、徐,随意作声,起着烘托演唱气氛的作用。一些优秀的单弦演员,且能以借助八角鼓为道具辅佐表演,如表演,如把鼓拟比作书简,把鼓穗拟比作船桨、铁链等,既丰富了身段动作,又使表现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5.二人联弹
单弦牌子曲中的一种技艺形式。清末民初由德寿山、曾永元首创。演员二人比肩而坐,同弹一把三弦,一人弹弦,一人按弦,用各自闲下来的另一只手作些表演动作,一对一句或一对一段地演唱《放风筝》、《十美图》等短小的曲目。自德、曾二人后,此技艺未见有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