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的摇篮

2018-09-18 15:16:09

提起北京的天桥,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天桥市场、“天桥八怪”。人们印象中的天桥是摆地摊的、耍中播的、卖杂货的、卖小吃的,是一种热热闹闹的场面,很少有人把天桥与北京帝都文化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天桥文化就是北京的市井民俗文化。而实际上,天桥首先是一座桥,坐落在城市中轴线上,是皇帝祭天必经之桥,是北京城帝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才是天桥市场。天桥作为帝都文化的标志历经明清两朝,将近5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天桥东、西两侧形成热闹的大市场,是在清末到民国年间,距今有100年左右的时间。

天桥1


一、天桥与北京帝都文化

天桥是一座大石桥,在北京城市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500多年。据清朝人朱一新编写的《京师坊巷志稿》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桥西南井二,街东井五。东南则天坛在焉,西则先农坛在焉。据宣武区政协黄宗汉先生主编的《天桥往事录》记载,天桥是一座单孔汉白玉石拱桥,三梁四栏,桥身很高,由桥南向北看,看不见正阳门;由桥北向南看,看不见永定门。平日,天桥是不允许平民百姓通行的,有木制栅栏封闭。平民百姓步行、骑马或乘轿都要从天桥两侧修建的木桥上通过。在天桥两侧,来来往往的人群与天桥东西两边熙熙攘攘的集市交织在一起,非常热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之间的马路,将原来路面上的大石条起掉,铺成碎石子马路,天桥桥身也为适应马车、汽车通行,将桥身降低,变成矮桥。1929年,正阳门外大街开始修建有轨电车,又一次将天桥变成平桥,但桥栏板仍存。到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道路时,将天桥彻底拆除。由此,天桥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但是,作为地名保留至今。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天桥还铭刻着古老的历史信息,不时成为一些商业店铺、商品品牌的名称。

天桥2

天桥与北京帝都文化相关的原因:

(1)天桥坐落在纵贯北京旧城的中轴线上,与位于地安门外的后门桥遥相呼应。古代北京城市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止钟鼓楼,全长7.8公里。

这条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的脊梁,也是划分北京城市东(或称左)、西(或称右)的中心线,古代北京城市建筑的布局,无论是前后起伏或左右对称的建筑都是以这条中轴线为依据的,北京城气魄之雄伟就在于有这样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被城市建筑和规划大师们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线”、“人类智慧的轴线”。同时,这条中轴线又具有北京帝都文化的显著特征。这条中轴线从古代北京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范围来讲,主要分为三段:从永定门到正阳门是南段(或称前段);从大明门到地安门是中段;从地安门到钟楼是北段(或称后段)。而南段正是明朝对都城传统城市中轴线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表现在拉长了中轴线南段的距离,与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城市中轴线相比,使进入皇城的距离拉大,有了前奏和更长的行进空间及时间做铺垫。在长长的街市行进过程中,天桥是一个起伏。从永定门进入北京外城,是宽松的,两边能够看到天坛和先农坛的坛墙、坛门和苍翠的树冠。然而,过了天桥,环境不一样了,逐渐展开的是繁华的街市,一条笔直的市街把人们的目光一直引向正阳门。

(2)古代北京城有很多桥,天桥的位置独特,且与北京城市建筑布局有关。北京城建筑布局讲究,讲究的内容有:天南地北、天圆地方、天高地矮等。天桥在中轴线的南段,在城市布局中,象征着天,由此是一座高拱的石桥,与中轴线北段上的另一座低坡形的拱桥一‘万宁桥”遥相呼应。因万宁桥在中轴线北段,又在地安门外,简称“地桥”,从建筑布局上形成南有“天桥”,北有“地桥”的局面。现在,万宁桥在专家呼吁下,基本完整保存下来,在传统中轴线上缺“天桥”,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现在是有“地”没有“天”,北京古代城市中轴线上有塌陷。中轴线上有塌陷,必然影响北京城市古都风貌的保护,影响北京曾经作为帝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风貌。古代北京城市建筑布局的另一个讲究就是循序渐进,有章有法。进入永定门,首先遇到的是一座桥—天桥;然后是三座桥一王阳门箭楼前面的三座桥,名“正阳桥,’;再然后是五座桥一天安门城楼前面的五座金水桥。这种由一到三、再到五的循序渐进、步步抬升和桥的建筑形式、变化无穷,正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魅力,也是北京帝都文化的一种特征。现在,进入北京城,“一”和“三”都没有了,人们只好直接去欣赏天安门前的五座金水桥,自然少了循序渐进的铺垫,同时也就减少了北京城的韵味儿。由此可见,古代北京城市文化是一根链条,少了哪一个环节也不行。

(3)古代北京城被称为“龙”城,这也是北京帝都文化的浓重色彩。人们利用航空遥感技术从北京上空惊奇地发现,北京城内并卧着两条龙:一条是金龙,由北京城市中轴线上高大的建筑组成,特别是皇城区域内的宫殿,一座接着一座,从空中看黄色的琉璃瓦屋脊就像一条金色的龙脊。另一条是水龙,由城内六海水域组成,即:南海、中海、北海、什刹海、后海、积水潭,由南向北一片片展开,宛若一条水龙。金龙、水龙并卧京城,形成北京帝都文化的奇特景观。这一奇特景观与天桥也有联系。老北京人认为,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是龙脊,正阳门就是龙头,而且这个龙头一直延伸到天桥。天桥是龙的鼻子,因而桥下的流水便被看作是龙的胡须。由此,天桥下面的河沟又被人们称作“龙须沟”,同时,以天桥为界,东面的河道称“东龙须沟”,西面的河道称“西龙须沟”。

天桥3

(4)天桥是明清两朝皇帝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路。在北京古代社会里,天桥坐落在中轴线南部、永定门大街内。天桥修建于明朝初年,是专门供皇帝出巡、祭天、祈谷用的桥梁。因此,老北京人有一种说法,天桥之所以叫“天桥”,就是因为是天子走过的桥。在北京古代社会里,桥下河流由西向东,河水清澈,流水潺潺,河中荷花茂盛,河堤两岸多杨柳,还不时有游船画舫经过,完全是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天桥南北通向,是皇帝去天坛的必经之路,当皇帝从皇宫出来后,祭天的仪仗经过天桥时,族旗招展,黄盖耀眼,非常壮观。


二、天桥与天桥市场

天桥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失去了天子之桥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从清末开始,北京前门外商业进一步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近现代游乐设施增多。北

洋政府时期,在天桥附近先后兴建了新世界游艺园、城南游艺园等现代游艺设施。同时,由于封建政权衰落,民间艺术家也开始在天桥附近撂地摊表演,使原来旧有的流动摊贩聚集,形成以天桥东、西两侧街巷、空地为中心的商品交换和娱乐市场。到民国初年,各种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形式陆续都在天桥东、西两侧的市场出现,尤其是在天桥西侧,沿着天桥西沟(西龙须沟)南北出现了大面积的商品交换和民间艺术家表演的市场,使天桥作为一个新的区域名称,又与北京的市井民俗文化联系在一起。

天桥地处永定门和正阳门之间,是从城南进入北京内城的主要交通大道,又是城东槽运商品货物的主要集散地。早在明朝修建外城墙之前,在崇文门外、正阳门外就有自发的商品交易市场。到明嘉靖年间修建外城后,崇文门外、正阳门外的集市进一步发展,陆续形成固定门类的商业街。清朝入主北京城后,曾强令满汉分居,入关的满族贵族居住在内城,内城的原住户要迁移到城外。由此,内城的一大批汉民族又被迫举家迁移到前三门外。由于人口增多,进一步促进了外城商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天桥东、西两侧的商品经济发展。有文献记载,在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天坛的西坛根和北坛根,先农坛的东坛根和北坛根不断有贫民居住,逐渐形成了贩卖日用百货和食品的自由市场。由于市场是自发形成的,政府很难管理,基本上不征税,因而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育,一些茶馆酒楼也相继开业,在天桥东形成了鸟市、果子市、鱼市、牲口市等;在天桥西形成了以游艺、表演、百货、小吃等为主的集市。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外多庙宇,定期形成的庙会也对天桥附近的市场发展产生了影响,庙会中的舞狮、中蟠、武术表演、摔跤比赛等民间竞技受到下层老百姓的欢迎,逐渐进入天桥市场。民国初年,由于封建政权的瓦解,天桥市场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例如,在民国元年(1912年)一批原来在东龙须沟聚居的商贩经与民国政府协商,被允许回到天桥以南大街(永定门大街)两侧居住和经商;然后是正阳门瓮城改造,聚居在瓮城内的商户又被迁移到天桥附近居住和经商。另外,民国初年,宣武门外香厂改造、和平门外马路拓展也促进了天桥市场的红火。香厂改造后,不仅使香厂与西龙须沟原有的市场连成一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俞振庭还集资修建了“振华大戏棚”,一下子又带动了京剧、曲艺的演出和观众消费,一批戏剧、曲艺表演艺术家在这个大戏棚中成长起来,还有的唱红了,成名了。随后,在香厂路西口修建的“新世界”大型游艺场是仿照上海“大世界”设计的,又吸引了一批现代戏剧、曲艺表演,同时也带动了饮食、日用百货的消费。在和平门外是厂甸,每年春节有庙会。和平门外马路修建,又促使海王村厂甸庙会与天桥西市场连成一片,一些撂地摊的、玩杂耍的、说相声的商贩或艺人来回奔波在庙会和天桥市场之间,使民国初年的天桥市场逐渐形成了以百样杂耍、小食品和低档日用消费品为主的综合市场。由于在天桥市场出售的日用百货和小食品价格非常便宜,受到北京社会底层市民的欢迎。北京人购物、游乐往往直奔天桥市场。同时,撂地摊的艺术与竞技表演,又造就了一批民间艺术家的涌现。其中,比较著名的民间表演艺术家被称为“天桥八怪”。


三、天桥八怪

从清末到民国,先后出现过三代“天桥八怪”。这三代“天桥八怪”记录着天桥市场的兴衰。

清末至民国初年为第一代“天桥八怪”活跃时期,有:①穷不怕。据说他是相声的鼻祖;②醋溺膏。相声演员,擅长口技;③韩麻子。单口相声艺人;④盆秃子。秃头,擅长用筷子敲瓦盆伴奏演唱民间小曲;⑤田瘸子。早年因为练武落下残疾,擅长表演杠上二指禅等硬功;⑥丑孙子。相声艺人,擅长装扮怪模样;⑦鼻嗡子。擅长表演小曲,特点是鼻子里插进两根竹管吹小曲,腰间挂一个洋铁壶敲打节奏;⑧常傻子。擅长表演硬气功,招牌是掌劈鹅卵石。

八怪1

第二代“天桥八怪”活跃在民国初年,有①蛤蟆老头。以训练蛤蟆和蚂蚁模仿课堂教学和军队操练闻名;②老云里飞。擅长京剧和表演滑稽戏;③花狗熊。擅长表演民间小戏,因扮相似狗熊而得名;④耍金钟。擅长绘制比例失调的画,让游客透过金钟反射能看到正常的图像,为新奇杂耍;⑤傻王。表演碎石背磨盘等硬功,面相憨厚被称为“傻王”;⑥赵瘸子。因习武残疾,擅长在一条单杠上进行杂耍;⑦志真和尚。擅长硬气功表演,僧侣装扮;⑧程傻子。擅长表演训狗熊和顶碗等杂技。

第三代“天桥八怪”活跃在20世纪30- 40年代,有:①云里飞。老云里飞的儿子,继承父业,表演滑稽戏,有将耳朵壳塞进耳朵眼和用舌头舔鼻子的绝活;②大金牙。擅长拉洋片;③焦德海。相声艺人,是第一代艺人穷不怕的徒弟;④大兵黄。卖药糖,以骂街的形式招揽生意,因所骂多涉及民生和时弊,颇受欢迎;⑤沈三。擅长摔跤, 1933年获全运会摔跤冠军,斗败过俄罗斯大力士,名震京城;⑥蹭油。肥皂推销商贩,只要看到路人衣服上有油渍就主动上前用自己的肥皂给人家洗净,蹭油免费;⑦拐子顶砖。身有残疾,行乞时头顶两米多高的一箩方砖跪在地上;⑧赛活驴。擅长装扮毛驴,因表演活驴逼真而出名。

八怪2

天桥到清朝末年,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越聚越多,生活空间越来越狭小,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差。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流经天桥下的清水不见了,污水沟出现了,北京城的“龙须沟”变成了“臭水沟”的代名词。天桥本身也发生了变化。民国后,天桥对老百姓不再禁行,变成了交通要道;由于河水干枯,天桥又变成有桥无河的旱桥;然后是修马路,铺设有轨电车轨道,又进一步降低了天桥的高度,使之成为与地面一致的平桥;最后是拓宽正阳门和永定门之间的马路,天桥的汉白玉桥栏板被拆除。从此,天桥消失了。


返回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