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17:19:41 摘自:《中国音乐》
岔曲是北京说唱音乐中,八角鼓家族里的一种主要曲调。它的形成及其源流,多少年来似乎已成定论。如崇择:《道咸以来朝辱杂记》、齐如山:《八角鼓》、李喃仓:《曲艺谈》愁文人的论述和已故曲艺艺人德寿山(同治初年人,以自弹自唱牌子曲著称于世)之说,都一直为人们所接受,并无大的争议。
一般认为岔曲是在清朝中叶,阿桂平定大小金川( 1772-1776年)时期形成。其创作者为军中叫宝小搓人(一说文小搓),按商腔的脆白作六字一句的军中凯歌,又称得胜歌。初日小搓曲,简称搓曲。班师回朝,岔曲便传入宫中,因内容多为歌功颂德之句,乾隆闻之大喜,命八旗弃兵,贵族子弟排演,还亲自作词,曲南府太监在宫中演唱。岔曲从此盛行,成为旗绮子弟一种自娱形式。
辛亥革命后,八旗子弟失去了靠山与皇粮,一部分唱岔曲的子弟便以此作为谋生手段,于是,渐渐流入民间,成为民间的艺术形式。
对上述观点,在各论著及遗闻中,除在岔曲的创作者小搓的姓氏上所述不一,而对岔曲产生的时代与过程则大致相同。此外,关于阿桂取金川之事,在《清史稿》卷十四《离崇本纪》中确有记载:“(乾隆四十一年)夏四月癸卯,以平定西川,遗天告地,太庙、社很。……丁卯,定西将军阿桂凯旋。”
从表面看,岔曲的产生过程已经是很清楚了。由于历史资料对于曲艺方面的记载十分贫乏,虽有李鑫午《岔曲研究》一书曾提到清代单弦艺人持不同的看法“所谓岔曲者,乃岔支干昆曲高腔之义,岔曲之岔,乃支岔的岔,非宝植(小提)之名也。”又说“岔曲盛行于乾隆时,而未必源千是朝也。”究竟是怎样呢?书中没有进一步交待,由于无据可证,他的观点也就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皿视。
岔曲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难道真是如众人所说:军歌、旗络子弟自娱之曲及民间俗曲,这样发展而来吗?作者近来就岔曲的有关问题查阅了许多资料。对己有定论的岔曲观点产生了怀疑,并发现岔曲并非始于乾隆中叶。
作者认为岔曲既非始于宝小搓,也不是1776年,平定大小金川班师后才形成的。从《冤裳续谱》辑入的岔曲可以看出:岔曲在半时与小曲,杂牌,戏曲喝腔的地位是同等的,岔曲的词格也不是很严格规格,(一般称岔曲为六八句、即八句唱词,六句唱腔),岔曲即可以完整的使用,也可分割两截作曲头、曲尾而把中间夹入小曲,或与其它小曲交替使用。从岔曲形式之多样化,应用之灵活多变及其发展的成熟程度也可以肴出岔曲绝不可能是由军队中传入民间,并在短时间内发展成如此状态。
因此可以断定,早在宝小搓的军队凯歌出现之前。岔曲早已在民间广泛流传了,就如同乾隆年间改制八角鼓,并给予新的解释之前,作为伴奏乐器的八角鼓就早已存在的道理是一样。只不过在统治阶级赏识岔曲后,为提高岔曲的地位,且有别于歌童,像姑所唱的岔曲(俗曲),而强调岔曲是八旗军中所创。因此在华广生编辑《白雷遗音》收入的嘉庆、道光年的岔曲,皆因乾隆改制八角鼓,颁发龙票后,身价倍增,均把岔曲称为“八角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