烀塌子?糊塌子?瓠塌子?
您别以为我这儿练字呢,这三个名称念法一样,但第一个字不同。都说的是用菜丝和上面在饼铛上塌成饼的北京的一道传统名吃。但哪个名字对呀?
现在老百姓家里和饭馆里多用西葫芦擦丝和面来做,写起来也多写第二个——“糊塌子”。用“烀字”应该不对,因为烀是将食品煮、焖待水干后撤火,在锅里不动用余温慢慢煨熟的一种做法。与我们这里说的不同,有人这么写可能是被老北京的“烀白薯”所惑,以讹传讹而成。
用“糊”字呢?看来有些道理,因为“糊”可看作一种食品的制作方法,所以才有“糊饼”一词。但按照汉语的组词方法,“糊”与“塌”均为此食品名称的制法,难以体现内中含义。
据考证,这种吃食最早是写作“瓠塌子”。因为它原来是用“瓠子”作原料制成,故而得名。瓠子原先是一种南方作物,现已在各地普遍栽培,形似葫芦,长圆桶型,可炒菜可做汤味道极鲜。据说北京人认识它还是在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强迫江南部分地区的庶农及大批的官兵家属一同北迁,于是带来了瓠子,并沿用南方的做法,将嫩瓠子擦成丝,放面及盐调成稠糊,在饼铛上摊成菜饼,这就是最早的瓠塌子。后来传到北京后,由于北京不产瓠子,且北方人吃不惯瓠子的青涩味,逐渐就改成了用西葫芦做主料,也就演变成现在的“糊塌子”。可按说应写为“葫塌子”才对应得上呀?这还有待于后人继续考证。反正“糊塌子”就这么由南方的家常吃食演变成了北京的独有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