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的历史起源

京西之山统称西山,属太行山北端支脉。西南沿太行山东麓,为南通华北大平原的唯一门户;西北出南口经居庸关、八达岭,穿行过山涧盆地,径上蒙古高原;东北出古北口越过丘陵和山地,通向松辽平原。蓟城就为山后地区和广大平原之间南来北往所必经的地方枢纽,是南北货物交流的中心,也是封建统治者作为经略东北的前方基地和兵家必争之地。西山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六七十万年前“北京人”、十万年前“新洞人”和两万年前“山顶洞人”,以及门头沟新石器时代早期“东胡林人”墓葬的发现,证明距今一万年乃至十一万年前人类已经踏入西山。山体及永定河的山峡沟谷,为进出西山提供了天然通道,经过人类的生息繁衍、生产、生活和道路的不断修拓,北京西部山区形成了以“西山大道”为主干线,连接着纵横南北支线的商道、军道、香道、牧道等,统称京西古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通衢各方,长盛不衰。

作为京城的西部屏障,京西门头沟区群山之中,盛产煤炭,遍藏乌金,元、明以来京城百万人家,皆以石炭为薪。出产的石材、烧制的琉璃更是闻名京城,是京城建设和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经年累月地在山路石道上往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古道,这就是京西的商旅古道。据《辽史》记载,辽圣宗于统和七年(989年)三月“开奇峰路通易州。”即从紫荆关(河北省易县城西紫荆岭长城关口)北行,在齐家庄与西山大路相接,为南京重要交通干线之一。《金史》记载,金世宗完颜雍于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六月:“命修治怀来以南道路,以来粜者。”即将怀来、蔚州所产粮食运京。自元代起,京城用煤量大增,熊梦祥在《析津志》中写道:“西山所出煤炭、木植、大灰等物,并递来江南诸物,海运至大都。”“城中内外经济之人,每年九月间买牛装车,往西山窑头载取煤炭,往来于北新安及城下货卖,咸以驴马荆筐入窑,盖趁其时。冬日,则冰坚水固,车牛直抵窑前;及春则冰解,浑河水泛则难行矣。往年官设抽税,日发煤数百,往来如织,二、三月后,以牛载草货卖。北山又有煤,不佳,都中人不取,故价廉。”明代陈子龙《明经世文编》记载:“今京城军民百万之家,皆以石煤代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记载,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京城饮爨,均赖西山之煤,将于公寺(今香山碧云寺)前山岭修平,于众甚属有益。著户、工二部差官将所需钱粮确算具题。”由于京城对京西煤所需太多,原有阜成门(煤门)运煤路已不敷用,又修香山一带道路,以运煤进京(西直门)。及至再后,清朝廷甚至鼓励开办煤矿,修造运煤铁路,拨款整治门头沟泄水沟。西山大路诸道,屡经修整,成为颇具规模的官山大道。历史上,除为数不多的几次是朝廷或官府组织外,绝大多数修路工程是民间组织募化筹资,由当地百姓进行施工的。古道旁诸多石刻记载了民间百姓修路之事。牛角岭《重修西山大路碑记》云:“盖闻造桥梁以济人渡,修道路以便人行,务民之义,此善举之第一也。况西山一代,仰赖乌金以资生理,而京师炊爨之用,尤不可缺。道路忽而梗塞,各行生计攸关。”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西山历史上古道的基础,不仅商旅驮队进京需要通畅的道路,为防御外域民族的侵扰,走兵马、运粮草、行防御,也要修好道路,西山各种边城、关隘都有古道通达。京西大山连绵,沟谷纵横,山高谷深,曲折幽长,不少路段利用天然峡谷开辟道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天堑古道。这些峡谷几乎都是门头沟内长城的关口,连通长城,形成完整的军事体系的军用古道。峡谷险要处建有碉楼、边墙等防御设施,给这些古道增加了雄浑、神秘色彩。相传距今五六千年前,黄、炎、蚩三部落在涿鹿大战,黄帝获胜后建都于涿鹿之阿,“披山通道”于西山以逐鹿中原,这可能是西山古道最早的修路之举。其后,战国、秦、汉、南北朝时,对西山道路屡有修治。唐末五代时,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在房山区与门头沟区接壤地带的大安山建宫馆,置玉河县,为生活和军事需要,下令修筑玉河道,以大安山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历史上著名的西奚古道,金兵利用这条古道,隐秘行军突然袭击,从宋军手中夺取了燕京城。

京西古道如今在平原地区已难觅其迹,但山里却还有不少遗存,其中商用道历史遗迹最多,经过了几百年沧桑变迁虽显出残败颓相,但风情古韵犹在。远古烽烟、民族交往、宗教活动、筑城戍边等历史,散落或留存在古道上,是时代经济、文化的具体象征,是时代变迁的历史足音;京西千年古道,蕴涵的灿烂、厚重历史文化,是京西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