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PREFACE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孔子是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至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二千多年集权君主制的国家意识形态,是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核心。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孔子受到历朝统治者推崇膜拜。孔子谥号和赞誉累代叠加,后裔因奉祀孔子而世代得享朝廷礼遇。

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通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积累,孔子集其大成(钱穆先生语)。孔子继承了夏商周文化的主体精神,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弘扬了西周人文气质。孔子思想能够经历战国、秦的动荡而为汉以后王朝思想的主体,从根本上言是历史传统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历史实践的层面,帝王尊孔重儒,是文化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建制的双重需要。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最早孔庙由孔子故居发展而来,原属家庙性质。汉高祖十二年过鲁地以太牢祀孔子,开古代帝王孔庙祀孔的先河。从汉到隋唐,孔庙祭祀被逐渐纳入国家祭祀系统,在祭祀等级上列入中祀。唐代以后,随着依庙建学制度的确立,上至天子国学下到地方州县学,普遍建立孔庙。孔庙成为历代王朝尊孔重儒的符号,发挥着重要的政治、文化及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