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EPILOGUE
从三国魏开始,祭祀孔子以颜回从祀。至清末,从祀孔庙包括四配、十二哲,以及先贤先儒,先后有170余人进入圣域,得到配享孔子的殊荣。那些安放在大成殿以及东西庑的牌位,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士林学子。孔庙记录了中国儒家发展的历史,以及历代王朝所要弘扬的价值理念。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代,右临国子监,建筑庄严宏伟,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国学为人文荟萃之地、首善之区。在古代社会中,国学崇祀孔子,其程式仪制尤为美备。因此,北京孔庙曾承担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综合文献记载,讲述北京孔庙兴建的历史,以及发生于其间肃穆的仪式,再现传统儒学之隆盛、典礼文物之庄美!
孔庙,又称文庙、学庙、夫子庙、先师庙、文宣王庙等。最早孔庙在山东曲阜孔里。关于孔庙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頉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