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轶事
THE STORIES
孔庙是后人祭奠先师孔子的场所,孔庙的每一块与之匾额都装载着一段故事,无论是身为九五之尊的古代帝王还是身在民间的士民都或多或少的与孔庙之间发生过一些有趣的故事。
一、孔庙内的御制匾额
孔庙里的匾额数以百计,这些匾额书法精良且文化内涵丰厚,每块匾额的寓意都象征着博大精深的孔子文化,其中不少为帝王亲书,了解孔庙的匾额文化对了解孔庙与帝皇的故事很重要。现举孔庙内主要的匾额加以说明。
(一)“万世师表”题匾
康熙皇帝于康熙五十二年(1702)为孔庙大成殿题匾“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匾芯横长约 450 厘米,纵宽约16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万世师表”四个大金字,每字一米见方,右侧为“康熙甲子孟冬敬书”一竖排小金字,并钤有“广运之宝”满汉文玺印。
万世师表,出自元代武宗语。至大元年(1308)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在加封的诏书中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可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续文献通考卷48,学校二》)。文中的“师表万世”,就是后来的万世师表。康熙皇帝盛赞孔子教化,可永远作为人师的表率,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二)“生民未有”题匾
雍正皇帝于雍正元年(1723)为孔庙大成殿御题“生民未有”匾(见图二)“生民未有”匾芯横长约 450 厘米,纵宽约16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生民未有”四个大金字,每字一米见方,右侧为“雍正乙巳孟秋敬书”一竖排小金字,并钤有“雍正御笔之宝”玺印。
“生民未有”一词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推崇孔子圣道出类拔萃,赞叹自有生民以来,没有超越孔子的。
(三)“与天地参”题匾
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年(1738)为孔庙大成殿所题“与天地参”匾,“与天地参”匾额横长约 450 厘米,纵宽约16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与天地参”四个大金字,四个字上方正中钤篆书章“乾隆御笔之宝。
“与天地参”出自《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参,三也。后人以此引申为配天与地而为叁。匾额中“与天地参”之匾词,乃是形容孔子圣德之伟大,足可与天地相配。
(四)“圣集大成”题匾
嘉庆皇帝于嘉庆元年(1796)为孔庙大成殿题匾:“圣集大成” 。匾额横长约 450 厘米,纵宽约16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圣集大成”四个大金字,四个字上方正中钤篆书章“嘉庆御笔之宝”。
“大成”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上》:“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赞颂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德智兼备,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历代帝王多喜用“大成”一词赞颂尊崇孔子。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尊崇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诏令天下文宣王殿为“大成殿”;元大德十一年(1308年)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亲笔御书,孔庙大门增加“先师庙”额,正殿改称为“大成殿”,二门改称为“大成门”。嘉庆皇帝也以“圣集大成”御书匾额赞颂孔子之圣道乃是继承上古圣贤之道而成。
(五)“圣协时中”题匾
道光皇帝于道光元年(1821)为孔庙大成殿题匾“圣协时中”。匾额横长约450厘米,纵宽约160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圣协时中”四个大金字,四个字上方正中钤篆书章“道光御笔之宝”。
“圣协时中”也出自儒家经典。《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协调,调和,融洽。《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时时处中。“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认为最佳的状态就是达到不偏不倚的中庸境界。圣人之道,协和万邦,凡事处置得当,恰如其分,不偏不倚。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客观实际,方能国运昌盛,民生安乐。
(六)“德齐畴载”题匾
咸丰皇帝于咸丰元年(1851)为孔庙大成殿题匾“德齐畴载”, 匾额横长约 320 厘米,纵宽约12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德齐帱载”四个大金字,四个字上方正中钤篆书章“咸丰御笔之宝”。该匾“德”字“心”上少一横。心字四画,如果再加一横,就成了“五心”,整个“德”字也就成了十五画,正应了俗语“七上八下”、“五心不定”的不祥之语。因此该匾“德”字少一横,以避不祥之兆。
“德齐帱载”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复帱。”帱,覆盖。载,承载,放置。孔子承袭尧舜,效法文王、武王,上遵循天时变化,下与水土相协调。孔子品德宏大博远,像天一样无不覆盖,如地一般无不承载。经天纬地,无所不包,完美无缺。
(七)“圣神天纵”题匾
同治皇帝于同治元年(1862)为孔庙大成殿题匾“圣神天纵”。匾额横长约 320 厘米,纵宽约12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圣神天纵”四个大金字,四个字上方正中钤篆书章“同治御笔之宝”。
“圣神天纵”出自《论语·子罕》:“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孟子· 尽心》:“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话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借孔子弟子子贡对老师的评价,赞颂孔子,天意纵使之成为大圣,具备超人的才能、高尚的德行。
(八)“斯文在兹”题匾
光绪皇帝于光绪元年(1875)题匾“斯文在兹”(见图八), 匾额横长约 320 厘米,纵宽约12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斯文在兹”四个大金字,四个字上方正中钤篆书章“光绪御笔之宝”。
“斯文在兹”出自《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斯文,指周初文、武、周公相传之礼乐、典章制度。以“斯文在兹”称颂孔子继承周代礼乐制度,开创儒家学派。
以上介绍的匾额均为清代皇帝御制匾额,而多数如今都存放于北京孔庙大成殿内,大成殿内正中梁架上原悬挂着康熙御书的“万世师表”匾额(现悬挂于大成殿外),按照“昭穆之制”和“左为上尊”的惯例,“万世师表”匾额居中(如右图),康熙之后清代皇帝御书匾额分居“万世师表”匾额左右,两侧各四块匾额。左侧为:雍正的“生民未有”,嘉庆的“圣集大成”,咸丰的“德齐帱载”,光绪的“斯文在兹”;右侧为 :乾隆的“与天地参”,道光的“圣协时中”,同治的“圣神天纵”,宣统的“中和位育”。除了匾额,殿内还悬挂两副乾隆皇帝御书的楹联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 ;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譬之宫墙。”
1912 年清帝退位,民国建立。黎元洪任北洋政府大总统时为消除清朝统治的影响,下令将大成殿内康熙至宣统九位清代皇帝御书的匾额全部摘下。民国六年 (1917 年) 黎元洪效仿旧制亲笔题写“道洽大同”匾额,悬挂在大成殿内孔子牌位上方正对大门处,也就是“万世师表”匾额悬挂的位置。1979 年首都博物馆在北京孔庙成立,1983 年首都博物馆准备恢复大成殿原貌,对外开放。清代其他八位皇帝御书的匾额都按照原位悬挂,只有康熙“万
世师表”匾额不知如何安放:如果放回原处,黎元洪“道洽大同”匾额就没有位置;黎氏所书匾额悬挂于民国初年,见证了那段历史,摘掉也不符合历史。经过专家的商议,最后决定:黎元洪“道洽大同”匾额不动,康熙“万世师表”匾额移至大成殿外前檐高悬。因此在全国孔庙中出现了康熙“万世师表”匾额悬挂在大成殿外的特例(如上图)。
二、皇帝与孔庙的故事
据说清朝某年,乾隆皇帝也要来曲阜。皇上莅临的消息传开,忙坏了曲阜人,不到半年,该重修的,该粉饰的,该栽种的,总之凡是该张罗的全张罗好了,曲阜城焕然一新,特别是孔庙,更比平日多了好些辉煌,好些典雅和气派。尤其是孔庙大成殿前的那些石柱子,谁见了都说绝!只见绕殿一周十二根粗大的雕龙石柱上刻双龙对翔,巨龙之间雕有珠玉,四周刻云霞,下端波涛翻滚,柱脚上还有假石山,山下是片片吉祥的莲瓣,且不说这些图形是如何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单只仅那高6米却有1米直径的大石柱不给人肥短粗矮的感觉,就值得大书一笔,更何况,因为柱粗,所有印刻可以达到极深,几乎全立体,在阳光照耀下,射影透进柱内,观者只见云龙浮游而不见石柱肃立,这就创造了一种奇迹,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于是,孔庙上下都以它为荣,以迎接皇上。
皇上驾到的日子慢慢临近了,一天,有人求见孔庙主持,说是为庙中精美石柱而来。主持听来客一席话后,立刻坐立不安。原来来客告诉主持,石柱之华美,已经超过了皇宫的龙柱,恐怕皇帝看到,不但不会夸奖,还可能会怪罪下来。怎么办呢?若是毁去这些石柱,一则舍之不得,二则也实在来不及了;不毁吧,这罔上之罪,谁又担当得起呢?主持踱着步子,始终不得其解。
终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来客说了一个办法,主持想了好久,终于舒展了紧皱的眉头。
皇帝祭拜的那天终于到了,孔庙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穿过五进院落,皇帝看到大成殿,眼睛一亮——眼前的殿宇黄瓦飞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而殿前一色红绸包裹的廊柱,将雄伟的大殿衬托得热烈而威严,气派不凡,乾隆不由得赞许道:“孔庙大殿,名不虚传。”原来这正是那个客人的主意:用红绸包裹雕龙石柱,躲过皇上的耳目。主持心中的石头到这时才落了地。故事传开,来看石柱的人更多了。
孔庙除了供古代帝王祭祀孔圣人,追缅圣贤,他同时也与普通的士民息息相关,从新进士及第的释褐礼到民间习俗再到冷板凳、触奸柏这些礼仪、习俗、事物都承载着普通人与孔庙之间的故事。
(一)“释褐礼”
“释褐礼”是一种礼制名,是新科进士举行的一种典礼。褐者,古时贫寒人衣着之谓,释褐即指脱掉平民服装,换上官服。故此,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释褐。其仪礼,包括祭奠孔子、释褐易服及拜见祭酒、司业等。时间在传胪大典后的五月初一,由鸿胪寺官引领新科进士到国子监先行释菜礼。“释菜” 又名 “舍采”, 是祭祀先师的一种礼节。状元祭献孔子、四配,榜眼、探花分献东西十哲位,二、三甲第一名分献东西庑神位。礼毕,释褐。释褐毕,诸进士到彝伦堂拜谒国子监祭酒及司业。祭酒与司业受拜后,请一甲三名上堂,每人酌酒一杯,另各插金花一枝,称为“簪花”,以示祝贺。然后以鼓乐送新进士出。
(二)“哭庙”
“哭庙”是苏州一带流传已久的习俗。当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来自殷实之家、中产阶级的读书人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监察力量,当官府有不法之事不当之举,士子们每每聚集文庙,作《卷堂文》,向祖师爷孔圣人哭诉后,更召集民众向上级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势众的“哭庙”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视而采纳。但换了新朝,老皇历撞了南墙。因“哭庙案”牵涉入狱又幸免于难的顾予咸在《雅园居士自叙》中分析说,清朝统治者因为对“哭庙”习俗“未之前闻,张皇摭拾”,故兴起大狱。
“哭庙案”本是吴县诸生为声讨吴县县令任维初的贪酷而组织的一次地方性请愿活动。秀才们无力造反,只能到文庙中的先圣牌位面前痛哭流涕,发泄自己的怨恨与牢骚。然而,秀才们哭庙之际正值顺治帝驾崩之时,当时皇帝逝世的哀诏已然到达苏州,秀才们的举动被认为是触犯了顺治帝的灵位,犯下了大不敬之罪,带头的秀才金圣叹与诸生因此被捕,被“拟不分首从斩决”。
(三)“冷板凳”
《明史》把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严嵩极能阿谀奉承,深得明世宗朱厚熜的赏识,他在内阁一待就是20年,专擅国事,权倾朝野。严嵩之所以能权倾天下,不仅因为他能讨皇帝欢心,还在于他遍引私党,培植亲信。严嵩觉得孔府是“天下第一家”,孔子的后人不是一朝一代,而是历朝历代都受到皇帝重视,是世袭公爵,于是就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孔子六十四代嫡孙、衍圣公孔尚贤,与孔府成了姻缘亲家。严嵩当权时也没少给孔府出力,他多次到孔府,只要衍圣公需要修孔庙,严嵩总是大力支持。
后来,严嵩日渐衰老,精力不济,与此同时,他的种种劣迹又被御史邹应龙弹劾,嘉靖四十一年,皇帝下旨治罪,罢免了严嵩的官,严世蕃也被发配边地。严嵩老家在江西,在被发配回老家的路上,严嵩转道来到孔府,他希望他那个贵为衍圣公的孙女婿能替自己向皇上说个情,能让自己的罪过小一点儿。衍圣公以天下之法为法,断不愿做让天下人耻骂之事,拒不迎见,严嵩等了很久,也未见到他的孙女婿,在孔府坐了几个时辰的冷板凳后悻悻而归,而这条板凳现就在孔府。门口有落轿处,两边各有一条窄窄的板凳,如果主人不愿见来访的
客人,就吩咐仆人让他们在那坐一会,那板凳太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客人就会悻悻而归,就算一直坐在那里,主人也不会接见,于是就有了“坐冷板凳”的由来。后世为了表彰衍圣公憎恶奸佞的行为,和为官清廉、不徇私情的崇高品质,就将严嵩曾经坐过的凳子保留下来,以教育后人,至今仍在孔府之内。
(四)“触奸柏”
北京孔庙建成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庙里的古柏大多种植在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它们树龄古老,姿态奇绝,尤其是一些古柏还有着神奇的故事,所以庙内名柏很多,其中“除奸柏”是驰名京城的。“除奸柏”巍然屹立在大成殿的西侧,其浓郁苍翠的巨冠高达20米,虬屈斑驳的粗干周长达5.50米(见图十二)。据说为元代国子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大学校长)许衡所植。
“除奸柏”的名字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明嘉靖年间,有一年奸相严嵩代替皇帝来孔庙祭孔。而皇帝为是么不来呢?因崇信道教已走火入魔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整天都是做醮供(道事活动)、写青词(在纸上或布条上写些祈祷的文字,在做醮供时烧掉)。因严嵩青词写得好,所以得到宠信。在皇宫里也是大批道士横行,搞的是乌烟瘴气。嘉靖不但在宫内的御花园钦安殿做醮供,还在宫外修建了大高玄殿、大光明殿大搞道教活动。这一年要祭孔的这天,正赶上嘉靖要和妖道陶仲文到大光明殿去做道场,所以就派奸相严嵩去代祭。严嵩率百官来到孔庙,因他本就有篡位之心,此时他走在百官前面仿佛自己就是皇帝似的,正得意忘形大摇大摆的走着。没想到他正走到大成殿前的一棵古柏旁时,一没留神,被古柏的一个大枝把他的乌纱帽掀掉。代替皇帝祭孔,掉了乌纱帽,这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也是对孔圣人的不恭。吓的他也不敢发作,只好咽下这口气,拣起帽子慌忙戴上。跟在后面的百官都相互使眼色暗暗发笑。以后此事传出,人们认为古柏有知,也痛恨奸臣,说它“严惩奸佞,欲意除之”,所以就叫它“除奸柏”。又相传到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也是代替皇帝来孔庙祭孔,它正走到“除奸柏”旁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从树上掉下的一个大枝正巧打中魏忠贤的头上。从此人们又称此柏为“触奸柏”。通过这两个传说,说明人们对奸臣和权阉的痛恨。就在“除奸柏”的粗干上,其南侧有一个巨大的树瘤,很像是一个人的巨手抓住一个人头,人们附会说,巨手抓的是严嵩的人头。
参考文献
[7] (春秋)孔子著.论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1](清)刘锦藻编纂.清朝续文献通考 四百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2](战国)孟轲撰;张文修编著.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 《孔子文化大全》编辑部编.中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
[4]子思著.中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5] (春秋)孔丘著.尚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6] (春秋)左丘明撰;蒋冀骋标点.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