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位与配享
MEMORIAL TABLETS
(一)正位 孔子传(钱穆)
1、序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2500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 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孔子生平言行,具载于其门人弟子之所记,复经其再传三传门人弟子之结集而 成之论语一书中。其有关于政治活动上之大节,则备详于春秋左氏传。其他有关孔子言传及其家世先后,又散见于先秦古籍如孟子、春秋公羊、谷梁传、小戴礼记檀弓诸篇,以及世本、孔子家语等书 者,当尚有30种之多。
2、孔子先世
弗父何
孔子的先世是商代的王室。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王室转成为诸侯。四传至宋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但 当时已盛行父子相传,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其兄弗父何为君。但弗父何若为 君,当治其弟弑君之罪,在家庭间又增悲剧,因此弗父何让不受。其弟鲋祀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孔子先世遂由诸侯家又转为公卿之家。直到孔子时,鲁国孟僖子尚说孔子乃圣人之后,因弗 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
正考父
弗父何曾孙正考父,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但正考父不自满假,每一受命,益增其恭。又自奉甚俭。尝为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 莫余敢侮。于是,粥于是,以餬余。
孔父嘉
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是其字,嘉是其名。因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乃曰孔氏。孔父嘉为孔子之六代祖。宋宣公传其弟为穆公,孔父嘉为大司马。穆公又传其兄宣 公之子为殇公,孔父嘉受遗命佐助嗣君。华父督欲弑君,遂先杀孔父嘉。
孔防叔
孔父嘉曾孙曰孔防叔,畏华氏之逼,始奔鲁。为防大夫,故曰防叔。孔氏本为宋贵卿。或说孔父被杀,孔氏即失卿位,其子即奔鲁。孔防叔在鲁,其身份亦为一士。其为大夫亦只受 禄,不得与封地世袭者相比。至是,孔子先世遂又由贵族公卿家转为士族之家。
3、孔子生平
孔丘,字仲尼,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泗水县东南),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夏四月己丑,孔丘卒,葬于鲁城北泗上。
其父亲叔梁纥,在孔子三岁时去世。孔子少年时代贫穷,他自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对社会下层情况相当了解。
孔子幼年,“常陈俎豆,设礼容”,学习贵族礼仪,十五岁立志成为一名博学多才道德高尚的君子,三十岁左右学业有成,传教授业。年五十仕鲁,后周游列国,晚年居鲁,左传哀公十六年: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是年,孔子年七十三。
4、孔子成就与理念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①仁爱大同
孔子提倡仁爱,希冀实现大同世界。“仁”“义”“礼”为其主要道德思想核心。
②推动私学
当时学术由官府掌控,即“学在官府”。孔子以个人之力开创私学,打破文化垄断,使学术下移到民间,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孔子实施“有教无类”的方针,只要交给他“束條”( 十条肉干)作为学费,就可以成为他的学生。相传他有三千弟子,其中学业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③整理六经
孔子大同学说遭受冷遇,他感慨礼乐废弛,文献缺失,于是专心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作为教材教导学生。
在祭孔礼仪中,效仿上古以德配天的传统,孔庙以四位最杰出的孔门弟子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享,称为“四配”。“四配”是祭孔陪祭的第一等级。
四人进入配享时间有先后。
图(一)
颜回最早得到配享殊荣。颜回,字子渊,习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后人把它看做孔子最亲近的弟子。三国魏正始二年(241)春二月,齐王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
曾参第二位进入配享行列。曾参,字舆,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以孝著称。唐睿宗太极元年(712),释奠以曾参配。
第三位是孟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孟子开始进入配享行列。
最后一位是子思,即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幼年丧父,与孔子一起生活。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子思进入配享行列。
图(二)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春秋末鲁国曲阜人,四配之一。十四岁从师孔子,后终生事之,乃孔子最得意之门生。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颜回“好学”,乃《论语》主要作者之一,孔子多赞之,又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雅士亦尊崇之,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汉高帝时,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定为制度,历代帝王封赠有加。汉承平十五年(前198年)从祀。
图(三)
子思(前483年-前402年),即子思子,春秋末鲁国曲阜人,四佩之一。从师孔子高足曾参,上承孔子之学下启孟子之道,后人将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著有《子思》。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宋大观二年(1108年)从祀。
图(四)
曾参(前505年-前435年),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尊奉“宗圣”,四配之一。十六岁从师孔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之道。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整理孔子思想、言论,一以贯之。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辞世,终年70岁,葬于山东嘉祥满硐乡南武山脚下。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编著有《论语》、《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儒家经典。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五)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四配之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之思想,但较之孔子,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宋元礼七年(1092年)从祀。
“十二哲”为祭孔陪祭的第二等级。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十人被公认为孔子的好学生。唐玄宗开元八年(720),以这十人为“十哲”配享。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颜渊升为“四配”,递升子张入十哲。
孔孟之后,朱熹为最杰出儒学代表。鉴于朱熹对儒学的杰出贡献,康熙十一年(1712)增补朱熹为第十一哲。
乾隆三年(1738),有若为第十二哲。
图(六)
闵子骞(前536年-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孔子著名弟子之一,其德之高,与颜回并称;闵子骞以德行著称,孔子曾说:“任用德行,(弟子中可仕之人)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闵子又以孝闻名天下,名列元人编的《二十四孝故事》,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宋朝皇帝褒闵子为“畿圣”,历代皇帝赐匾封公,文人墨客赋诗题记,其懿行美德千古传为佳话。名孔子高弟“十贤哲”。不仅孝名远播,“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这种境界已是贤德之冠冕,这种利他精神已超出儒家思想之范畴。或曰,其为墨学之奠基乎?。元编《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列第三。于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七)
冉雍(前522-?),字仲弓。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封国之君(《雍也》)。后来荀子更敬重他。《荀子•十二子》称:“下则法仲尼、子弓(即仲弓)之义”,将他和孔子并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八)
端木子(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高足,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历任鲁国、卫国之相。且善货殖之道,商于曹、鲁间,富致千金,以弘孔子之道。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留有《越绝书》等著作。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九)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春秋末鲁国卞(今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久侍孔子。仲由善政事,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仍为孔子出牛马之力。后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孔悝,被叛臣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由乃《论语》编辑者之一。唐开元八年从祀。
图(十)
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即“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 。“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性格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任莒父宰。后至魏国西河进学。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之思想为旨,提倡为官者先取信于民,后方能使其效劳。李悝、吴起皆其弟子,魏文侯亦以师事之。卜子之思想迥于孔子,其关注乃当世之政而非“克己复礼”。相传《诗》《春秋》等书,均由其传授下来。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十一)
有若(前518年-前458年),字子有,鲁国人(今山东肥城市人)。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因其气质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深受孔门弟子敬重。孟子谓孔子殁后,子夏、子张、子游以为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以为不可。有若过卒后,鲁悼公曾前往吊唁,足见其为同门及鲁人之所重。唐玄宗尊之为“汴伯”,宋真宗加封为“平阴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有子”。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十二)
冉求(前522年-前489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人。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好的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祭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徐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彭城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徐公”。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十三)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孔门十哲”之一。宰予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之高足,位列子贡之前。随孔子周游列国,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楚。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十四)
冉耕(约前544年-?),世称“冉伯牛”或“冉子”, 鲁国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县冉堌镇)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孔子门徒。为人质朴,擅长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郓侯”、“东平公”、“郓公”、“先贤冉子”等封号。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十五)
言偃 (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吴地常熟人。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今虞山镇言子巷有言子故宅,虞山东岭有言子墓,学前街有言子专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后人配祀孔庙,称“十哲人第九人”。唐以后多次追封。明嘉靖时改称“先贤言子”。清康熙时设置五经博士一员,由言偃后裔世袭。唐开元八年(720年)从祀。
图(十六)
颛孙师(前503年-?),名师,字子张,春秋末年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且重视德行修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颖川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唐开元八年从祀。
图(十七)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人,宋代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朱子乃唯一非孔子之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子著书甚多,曾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立於学宫,自宋朝至今已八百年。其一生为学:穷理及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淳佑元年(1241年)从祀。
(四)先贤先儒
先儒指在历史上对儒学有杰出贡献者。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将二十二位为《诗》《书》《礼》《易》《春秋》等作过出色注释的学者,作为传播儒学的功臣配享。伺候,从祀先儒的名单不断增加,最终达七十七人。
与四配十二哲所不同的是,先贤先儒只有牌位,没有塑像。
东庑先贤:
公孙侨传
图(十八)
公孙侨即姬侨,名侨(?-前522年),字子产,又字子美,春秋郑国国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郑穆公之孙。时人称其为公孙侨、郑子产。郑简公时(前554年)贵为卿,乃是时最负盛名之政治家、思想家。执掌国政二十余载(前543年到522年),铸“刑书”,立成文之法。又以“以宽服民”、“以猛服民”为施政主张,刚柔并济,德法并施。清咸丰七年从祀。
林放传
林放(生卒年不详),字子丘,春秋鲁国清河人,比干二十七世孙,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周敬王时,放贵为鲁国大夫,拜太傅。卒后与其妻芋氏合葬于河南开封之东岩山。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赐“清河伯”,从祀孔圣庙西庑首座,后又祀于乡贤祠。宋真宗时,考林姓族谱,林姓得姓于长林山,遂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追封“长山侯”。唐开元二十七年从祀。
图(十九)
原宪 (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夫子为鲁司寇时,宪曾为其家臣,子赐其俸禄九百斛,宪力拒之。孔子卒后,宪归乡隐居,茅屋瓦牖,粗茶淡饭。《论语》有《宪问》一篇,盖出自其手。宪德高望重,后人多为之建祠以示崇敬,商丘古城南关现存有原宪祠。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二十)
南宫适(生卒年不详),名韬,字子容,又称南宫括、南容,春秋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南宫适言语谨慎,崇道尚德,力行“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孔子称其为“君子”、“尚德”之人,遂嫁侄女(孟皮之女)于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郯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龚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汝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赐“先贤南宫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二十一)
商瞿(前522年—?),商姓,名瞿,字子木,春秋末年鲁国人。商瞿儒学诣胜高超,甚至胜过子夏,乃孔门传道者之一。商瞿好《易经》,孔子授之,后商瞿又传之于楚人子弘。从此《易》传丁后世儒者,传八代至汉川人杨向。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杨向以懂易学而至中大夫,以《易》学入仕者还有即墨成、孟但、周霸、主父偃等。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商瞿被封为“蒙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须昌侯”。宋度宗咸淳(1267年),以“须昌侯”从祀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商子”。唐开元二十七年从祀。
图(二十二)
漆雕开(前540-?),字子开,又字子若,又说作子修,春秋时鲁国人,孔子门生。无罪受戮而致身残,为人谦和而自尊,博览群书,以德行著称,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其文为论有理,又深研“性相近”、“习相远”之说,认为人性之善恶非固定也,并提出“天理”和“人欲”之概念。唐开元二十七年从祀。
图(二十三)
司马耕,一名犁,子姓,向氏,字子牛,向罗之子,司马桓魋之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春秋宋国人。前481年,桓魋专权,司马耕交出封邑,奔走齐国。后桓魋出奔齐国,耕又至吴国。是时赵简子、陈成子相邀,耕拒之,后卒于鲁国城门外。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向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楚丘侯”。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司马耕以睢阳侯从祀孔子。唐开元二十七年从祀。
图(二十四)
梁鳣(前522-?),名鳣,字叔鱼,号子京,春秋齐国人,孔们七十二贤之一。少梁开国康伯之九世孙,晋大夫益耳五世孙。齐景公时从学孔子。梁鳣为人谦和,处世沉稳。孔子晚年著《春秋》,梁鳣多伴其左右,整理缮写。鳣还根据家传、轶闻将梁族历史立牒于世。东汉永平十五年,汉明帝刘庄至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贤者,追鳣“子京侯”。唐代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梁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千乘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梁子”。唐开元二十七年从祀。
图(二十五)
冉孺(前501-?),春秋末期鲁国陶(今定陶)人。儒家先贤冉求(冉有)次子,孔子门生。敏于学,勤于问。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年,封“郜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临沂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唐开元二十七年从祀。
图((二十六)
鄡单,姓鄡,名单,字子家,春秋未年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铜鞮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聊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鄡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二十七)
公肩定,姓公,名肩定(一说复姓公肩,名定),字子中,春秋鲁人(或晋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二十八)
公良孺,春秋陈国人,生卒年不详。妫姓,公良氏,名孺,字子正,一作子幼,又作公良儒、公襄儒,是陈国公族子弟,孔子弟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东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牟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公良子。孔子周游列国,途经蒲地,遇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受阻。于危难中拔剑召集众人敌蒲人,蒲人惧,妥协与孔子订立盟约,得走。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二十九)
任不齐,(前545年3月-前468年9月)。字子选,春秋战国时楚国(今湖北)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不齐通六艺,工诗、礼,尤精通于乐。孔子卒后,守灵三年方返回故乡桃乡(今山东省济宁任城)。楚王闻其贤明,想聘为上卿,任拒绝,然后专心作诗传,礼纬注,乐经,述孔子言作逸语三篇。著有《任子遗书》十二篇,感念其功劳,唐朝皇帝追封其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为“当阳侯”,明朝改称“先贤任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
公西赤(前509年—?),汉族,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学者,生于今山东省菏泽。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孟武伯曾向孔子问起公西赤,孔子答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于齐国活动。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钜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公西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一)
漆雕哆,一作“漆雕侈”,漆雕氏,名哆,字子敛。孔子的弟子,汉族,东周春秋末年鲁国人,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濮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封为“先贤漆雕子”。孔子弟子中姓漆雕的共有三人,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合称“漆雕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不愿做官,好勇任侠,属孔门弟子任侠一派,这一派主张人性有善有恶,《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漆雕子》说明其当时有著作但已佚。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二)
漆雕徒父字子文,春秋末年鲁国人。漆雕氏,名徒父。《汝宁府志》记载,漆雕从(亦名漆雕徒父);《孔子家语》记载为子固。其中从字繁体与徒相近,疑有传抄之误。春秋时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漆姓之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故称漆姓堂号为“三贤堂”。为纪念三贤人,漆氏改单姓为复姓,复姓漆雕从此开始。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三)
冉季(前498-?),冉氏,名季,字子产,生于鲁定公十二年。为春秋末年学者,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人。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曾为汶上(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汶上镇)牧。配曾氏,生二子:冉穆、冉和。在孔门年最少(《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三岁;《孔子家语》作六十三岁),昂昂有大志。初见孔子,孔子知其有成,遂收为弟子。自入孔门,勤于讲道,夜以继日,坐以待旦,孜孜无巳时,后成大儒,得闻圣人之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孔庙,居东庑,封诸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四)
伯虔(前501-?),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定公九年,卒年不详,事迹亦不详。斗伯比后裔,勤奋好学,以儒行著称。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孔子家语》作六十岁)。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邹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沐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五)
邦巽,姓邦,名巽,字子敛,春秋鲁国人,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弟子解》作“邦选,字子钦”,亦作“字子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索隐注“邦巽”,义作“国巽”,乃避刘邦讳字而形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平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高堂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邦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六)
叔仲会(前501—?),名会,字子期,春秋末年人鲁国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一说晋人(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郑玄语),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执笔侍孔子,小孔子五十岁(《孔子家语》作六十岁)。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七)
廉洁,姓廉,名洁,字子庸,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廉洁。字子庸”。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苔父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胙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廉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八)
公西舆如,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字子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朝时期赠“重邱伯”, 宋朝时期封为“临朐侯”。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三十九)
原亢,字籍,春秋时期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莱芜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乐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
郑国原名郑邦,字子徒。后世因避汉高祖讳而改名国,入孔门,列孔子“七十二贤”之十九。唐开元封“荥阳伯”,宋封“朐山侯”。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一)
左人郢,姓左,名人郢,字子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字行”,今从《孔子家语》),东周鲁国学者、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临淄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南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左子”;清代,又改称“先贤左人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二)
荣旂(旂同旗,前542年-前470年),字子祈、子祺,一作子颜,春秋鲁国人(一说卫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务学笃实著称。周景王三年生,早年至洙水、泗河从师孔子,精通六艺,助孔子删《诗》、赞《易》、序《书》、定《礼》。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雩娄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厌次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秦荣子”。宋朝荣諲(字仲思)初修《荣氏宗谱》,即尊荣启期为鼻祖,尊荣旗为一世祖,至荣諲为第四十六世。荣旗“老年正心修身,抱道自处,存心养性”,周元王四年卒,葬于昙山西北麓厌次岭。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三)
罕父黑,春秋末年人。复姓罕父,名黑,字子索,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一说复姓宰父,字子黑(《孔子家语》中记载)。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乘丘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祁乡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罕父子”。其中罕父姓仅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而原有宰父姓,疑罕父为传抄之误。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四)
陈亢(前511—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蒙人(今安徽蒙城)。齐大夫陈子车弟。孔子弟子,列孔门77贤第68位。曾任单父(山东单县南)宰。《论语》中载有关于子禽与伯鱼、子禽与子贡的对话。陈亢为宰时,施德政于民,颇受后人敬仰。其兄死,亢反对家人殉葬。司马迁采录了《论语》中陈亢与子贡讨论孔子平时学习和周游列国的内容,写入《仲尼弟子列传》,“适是国必闻其政”的问题。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品行高洁,令各国诸侯尊敬,诸侯都拿国事向孔子请教,所以孔子能了解各国的政治情况。“温良恭俭让”这个成语,即典于此。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五)
琴牢(生卒年不详)姓琴名牢,字子开,一字子张,又称琴张,卫国人。(《史记?弟子传》无此人,而《家语?弟子解》有其名。《左传》昭公二十年也有孔子指教琴张的记载)。据《孟子?尽心下》记载,孔子在陈时,曾想念起在鲁国的“狂士”学生来,孟子亦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南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顿丘侯”;政和六年,改封为“平阳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琴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六)
步叔乘(生卒年不详),姓步,名叔乘,字子车,春秋末年齐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贤名配祀孔庙。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淳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博昌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步叔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秦非传:秦非,秦氏,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七)
颜哙(生卒年不详),姓颜,名哙,字子声,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朱虚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济阴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颜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八)
颜何(生卒年不详),春秋未年鲁国人。姓颜,名何,字冉,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平阳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加封为“堂邑侯”。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四十九)
生卒年不详,字子象,鲁国人,孔子弟子。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五十)
孔子弟子。春秋末鲁国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与《孔子家语?弟子解》均无记载。仅见于《孟子?尽心下》。孔子在陈国,思念鲁之狂士,孟子曰:“如琴张、曾晳、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五十一)
乐正克(约公元前300—前200年),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孟轲门生。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克是以职业为姓,其祖为学官。战国时代儒分为八,其一派即“乐正氏之儒”。著有《学记》。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五十二)
万章(生卒年不详),孟子高足。一生追随孟子,深为孟子赏识。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其人其事,史书载道:“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五十三)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至极高地位。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从祀。
图(五十四)
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程颢与其弟程颐,皆理学大师,世称“二程”。早年二程共师周敦颐。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后追封“豫国公”,著有:《论王霸札子》《论十事札子》。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从祀。
图(五十五)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人称“百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少有志,读书苏门山百源上。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
图(五十六)
约前585-前484后,字伯玉,谥成子。春秋卫国人。伯玉出身仕宦,其父无咎,谥庄子,为卫国名大夫。卫献公初,伯玉即已入仕,后成卫国举世皆知的贤大夫。其一生,侍奉卫国献公、殇公、灵公三代国君,以德治国。蘧伯玉与孔子曾与孔子深交,二人分别仕于鲁和卫时就曾互相派使者致问。蘧伯玉“弗治之治”之主张,亦开创道家“无为而治”之先声。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五十七)
公元前512年—?,(一说公元前502年生),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汉族,鲁国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封其为“江伯”、宋封其为“金乡侯”。长相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孔子以貌取人,颇为嫌弃。澹台灭明受到冷遇后,毅然退出孔子的弟子行列,更加发奋求学,严谨修行。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五十八)
宓不齐,(前521年或502-前445年),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不齐崇任尚善,有君子之德,孔子称其为“君子哉若人”。为单父宰时,大行“无为之道”,后向孔子述其“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之政绩,孔子赞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单父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宓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五十九)
公冶长(前519年-前470年),字子长、子芝。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孔子之婿。亦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屡邀其为大夫,概拒之,因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
公皙氏,名哀,字季次(生卒年不详),一说字季沉。春秋末年齐国人。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但勤勉好学,独行君子之德,不屈节以事贵族,终生不仕,孔子特叹赏之。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北海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公子”。清又改称“先贤公皙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一)
高柴(前521年-前393年),春秋时期齐国人。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季臯、季子臯,少孔子三十岁。柴于鲁、卫先后历任鲁国费宰、郕宰、武城宰和卫国士师。任职期间,公仁廉洁,深为百姓爱戴。又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师孔子,不曾有辱礼节。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深交,称其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曾游学兰陵,传播仲尼之道,卒后葬于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共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共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被称为“先贤”。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二)
樊须(前505年或515年~?)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字子迟,亦名樊迟。自幼求知心切,上进心强。虽不长于学,但有勇力,年二十余便仕于季氏,并在对齐作战中展现了才识。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益都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樊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三)
巫马施(前521年-?),姓巫马,名施,字子期,亦称巫马期。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陈国人。施以勤奋著称,《韩诗外传》卷一载,他为单父宰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使单父治。他忠于儒家学说,实践儒家的义利观,不贪富贵。任职期间,勤于职守,日夜操劳,事必躬亲,单父大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鄫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东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巫马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四)
商泽(生卒年不详),字子秀,一作子季,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以涉览六籍为乐。斯文有宗,好是正直。受业研精,聆教嘿识。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雎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邹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商子”。文庙祀奉位次为:西庑从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五)
颜幸(前503年—?), 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字子柳(《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幸”作“辛”)。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六)
曹恤(前501年―?),字子循,春秋末年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恤为人仁慈,尊贵富有,然不吝钱财,常施善举,周济百姓。晚年厌倦官场,辞官为民。见洪河岸边水草丰茂,百花斗艳,珍禽异兽出没其间,遂定居于此,取名“曹寨”。唐代追封为“曹伯”,宋代追封为“上蔡侯”。(今曹县庄寨镇)”。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字子秉。战国时赵国著名道家,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龙能言善辩,为平原君门客,提出“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认为对于 “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强调“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八)
秦商(公元前547年-?),字子疆,春秋末年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一说字子丕(《家语》作丕兹)。其父堇父,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六十九)
颜高(生卒年不详), 字子骄,鲁国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作颜刻,一作克,一作产。孔子围于匡,以及后来在卫国时,颜高都跟随为仆,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琅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雷泽侯”,明嘉靖九年,改封为“先贤颜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七十)
壤驷赤(生卒年不详),字子徒,春秋秦国上邽人(今甘肃省天水市),亦为孔子入室弟子,与石作蜀,秦祖号称“陇上儒学贤”,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北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北徵伯”;明嘉靖九年,改封为“先贤壤子”;清又改称为“壤驷子”。长于读书。《家教?弟子解》作“穰驷赤,字子从”。秦州文庙设壤驷赤祠,祠联曰:“任人间倒海翻江,逐宇宙新潮,正学莫忘宣圣统;愿我辈模山范水,赴春秋佳日,大家来拜上圭侯。”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七十一)
石作蜀(前519年—前479年),春秋时期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郈邑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成纪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石子“。自幼好学,跋涉万里,就学孔子门下,为七十二贤之一。学成返乡,传播儒学和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自此三陇一带文教大兴,人文蔚起。传播西周文化,淳教化,移风俗,为三陇一带的文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尊称他“石夫子”。可惜,石夫子生平和著述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湮没无存。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七十二)
一作公夏守(生卒年不详),字子乘,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七十三)
后处(生卒年不详),后姓,名处,字子里,春秋齐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家语》作字里之,应谬。《家语?弟子解》作“后处,字里“)。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营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胶东侯”;明嘉靖九年,改封为“先贤后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奚容葴(生卒年不详),名葴,字子晰,春秋末年卫国人。春秋时期学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迫封为“下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济阳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奚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七十四)
颜祖(生卒年不详),即颜相,字子襄,或字子商,春秋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奉祀孔庙西庑之二十一。《孔子家语》作颜相,生卒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临邑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富阳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颜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
图(七十五)
句井疆(生卒年不详), 春秋末卫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淇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滏阳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句子”。清代,又改称“先贤句井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七十六)
秦祖(生卒年不详),字子南,东周上邽(今甘肃天水)人,与颜、留、闵诸贤同为孔子入室弟子,身通六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封“少梁伯”,宋为“鄄城侯”。秦州文庙设秦祖祠,祠联曰“圣绩怙行,眺百二河山,不碍春风时雨至;儒宗传学,数三千弟子,谁携关月陇云来。”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七十七)
县成(生卒年不详),字子祺,春秋末年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七十八)
公祖句兹(生卒年不详),亦称公祖兹,字子之,春秋末鲁国寝丘(今河南固始)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赐封为“期思伯”,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即墨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又敕封为“先贤公祖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七十九)
燕伋(前541年-前476年),字思,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燕伋22岁师从孔子,壮年返乡兴办私学,执教18载。因常思念恩师时要登高望鲁,并用衣襟掬一些黄土堆在脚下,日久便堆成“燕伋望鲁台”。后孔子之子伯鱼卒,伋三次去鲁,留住四年,正欲返回时,又逢尊师辞世,又留鲁,与众笛子为尊师吊唁,戴孝守灵三年后辞鲁归里,时年高已65岁,次年因病去世,故伋被世人尊为“中华尊师第一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
乐欬(生卒年不详),姓乐,名欬,字子声, 春秋末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昌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建成候”。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乐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一)
狄黑(生卒年不详),姓狄,名黑,字皙,或作皙子、子皙, 春秋末卫国人,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二)
孔忠(生卒年不详),孔子兄孟皮之子,孔子侄、弟子,春秋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忠曾问孔子以行已之道。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追封为“汶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郓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孔子”。清代,又改称为“先贤子蔑”。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三)
公西蒧(圣祖年不详),姓公西,名蒧,字子尚,春秋鲁国人。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追封为“徐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公西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四)
颜之仆(生卒年不详),颜氏,名之仆,字叔, 春秋末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贤行颜叔,亲承尼父。志锐所期, 道尊是辅。泥在均陶,木就规矩。终縻好爵,扬名东武”,奉祀孔庙西庑之三十。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五)
施之常(生卒年不详),字子恒, 春秋末卫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时,赠“乘氏伯”,封邑临,从祀圣庙。南宋宋高宗绍兴十四年,追封为“临濮侯”。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六)
申枨(生卒年不详),字周,春秋末卫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通六艺,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封为“文登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封为先贤。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七)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春秋末鲁国人。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唐贞观二十一年(637年),封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左丘明为“瑕丘伯”,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赵佶封左丘明为“中都伯”。明洪武四年(1371)肥城知县丘明后裔丘思齐重修“左传精舍”。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追封左丘明为“先儒”,敕建墓门坊,并亲书“先儒之墓”。明毅宗崇祯十五年(1642年)敕封左丘明为“先贤”。著有《左传》、《国语》。唐开元二十一年(734年)从祀。
图(八十八)
秦冉(生卒年不详),春秋蔡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彭衙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新息侯”;明嘉靖九年间,依张孚敬奏议,罢其从祀。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图(八十九)
公明仪(生卒年不详),战国音乐家。自幼有音乐天赋,平日拿筷子敲碗,音调铿锵殊妙。生平事迹不详,清咸丰三年(1853年)从祀。
公都子(生卒年不详)。能言善辩,勤于思考,学养深厚,孟子赞之“公都子有学业”,“有好辩之问,有性善之问,又与孟季子有义内之辩”,是孟子得意高足。他关于“人性善恶重要与否”之问引发了孟子“四端”德行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平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都子。清雍正二年(1767年)从祀。
公孙丑(生卒年不详),复姓公孙,名丑,齐国人。丑勇武好学,直爽磊落,“有政事之才”和“不动心”之问。尝慕管仲以期孟子,《孟子》一书中有《公孙丑篇》,多与孟子谈论政治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揠苗助长”等名言出自此篇。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寿光伯”,从祀孟庙,一直位设东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改称先贤公孙子。
图(九十)
张载(1020年—1078年),字子厚,又称张子,祖籍大梁(今开封)徙家凤翔郿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故人称横渠先生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庙庭与周敦颐庙、邵雍庙、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庙。著有《崇文集》、《正蒙》、《横渠易说》、《张子语录》等。宋淳佑元年(1241年)从祀。
图(九十一)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颐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对其兄程颢于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著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等著作。宋淳佑元年(1241年)从祀。
图(九十二)
公羊高(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人,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公羊传》的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镇压的一面,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和“大一统”服务。《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它也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从祀。
图(九十三)
伏胜(前260年-前161年),字子贱,汉朝济南人,伏羲后裔,其近祖由淮阳陈国迁到鲁国(今山东南部的济南)。胜原乃秦国博士,世称伏生。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伏生是时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即是今之传世的《尚书》。著有《尚书大传》。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从祀。
毛亨(生卒年不详)赵(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一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人)人,据称其诗学传自子夏,作《毛诗古训传》,传授赵人毛苌。时人谓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清同治二年(1863年)从祀。
图(九十四)
范甯(甯同宁,339年—401年),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也,晋徐兖二州刺史范汪之子,东晋大儒,经学家。曾任豫章太守、中书侍郎。仕途始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后被朝中小人中伤,主动求补豫章太守,于上仍提议实行土断、修改礼文等关注国家生计,在郡则大设庠序,为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但因此遭弹劾被免,后遇大赦,移居丹杨郡,终年不辍经学。著有《谷梁传集解》、《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从祀,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祀于乡,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复祀原西庑,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图(九十五)
郑康成(127年-200年),名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儒家经典,注《周易》、《尚书》、《毛诗》、《论语》等,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九章算术》等,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等,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后,复客耕东莱,授弟子数千人,终为大儒。党锢祸起被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校雠学上也有所成就。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从祀,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祀于乡,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复祀原西庑,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后苍,字近君。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县)人。曾侍奉夏侯始昌。夏侯始昌精通“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亦通《诗》、《礼》、《孝经》。汉宣帝时立为博士,官少府。著有《后氏曲台记》,已佚。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图(九十六)
孔安国(约前156年—前74年),西汉鲁人,字子国,经学家,孔子十一代孙,经典序录作十二世孙。约自汉景帝元年,至昭帝末年间在世,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为博士侍中,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府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较今多16篇)、《礼记》、《论语》及《孝经》,皆科斗文字,当时人皆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古文尚书》,又著《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从祀原西庑,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图(九十七)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宋高宗初,起用为相,革新内政,未几遭罢。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但不久又罢。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忠定。著有《易传》内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论语详说》十卷,文章、歌诗、奏议百余卷,又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等。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从祀原西庑,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图(九十八)
罗从彦(1072年—1135年),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宋神宗熙宁五年生于南沙剑州,宋高宗绍兴五年卒。豫章学派创始人,闽学奠基人之一,与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并称“闽学四贤”。早年师从吴仪,以穷经为学。崇宁初(1102年)与杨时讲易至乾九四爻获称“惟从彦可与之言道,吾弟子千余人无及得从彦者”。致和二年(1112年),师从杨时于龟山,学成后筑室山中,倡道东南,往求学者众,包括朱熹之父、李桐等。1132年以特科授博罗主薄,入罗浮山穷天地万物之理及古今事变之归,求学者甚多,1135年卒于官。著《豫章文集》十七卷、《中庸说》、《四库总目》及《春秋指归》、《诗卷》等,大部收编入《钦定四库全书》。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从祀。
图(九十九)
谢良佐(1050年—1103年)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北宋官员、学者,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知应城县,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下狱废为民,记问该瞻,称引前史,至不差一字。公元1103年逝世,谥号“文肃”,清时从祀孔庙。从程颢、程颐学,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创立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其“格物穷理”论,上承二程思想,下启朱熹“穷理”学说,又开陆九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著有《论语说》。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从祀。
图(一百)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天禧三年生,元佑元年卒。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变法以后,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还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涑水记闻》等。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原西庑,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欧阳修传:
图(一百零一)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于经学,研究《春秋》,不拘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于金石学,有开辟之功,撰写《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于史学,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于农学,欧阳修遍访民间,撰写《洛阳牡丹记》一书,书中列举牡丹24品种,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于文学,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开创一代文风,代表性文章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图(一百零二)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因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于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以“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被贬出京,历任邠州等地。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其中《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诗文为古今天下所广知。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从祀。
图(一百零三)
陆贽(754年—805年),字敬舆。吴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祖父陆齐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吴郡吴县(今苏州)徙居嘉兴县,其子孙遂入籍嘉兴,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后因与裴延龄有隙,贬充忠州别驾,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著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陆氏集验方》等。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从祀。
何基(1188年—1268年),字子恭,号北山。金华罗店后溪何人。唯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不遗余力,管弦仕途皆不受。且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教育门生“为学立志贵坚,规模贵大,克践服行,死而后已”。隐居北山盘溪,人称北山先生,四方学者争来求教。对金华学派贡献甚多,有“中兴”金华学派之誉。与王柏、金履祥、许谦被称为“北山四先生”。为文温润和畅,做诗从容闲暇,作字劲密,世称“柳法”。著《大学发挥》、《中庸发挥》、《易系辞发挥》等。但多亡佚,今仅存《何北山遗集》4卷。卒后谥文定,从祀金华县孔庙。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原西庑,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图(一百零四)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后更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县仙阳镇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宋孝宗淳熙五年生,宋理宗端平二年卒。著名理学家,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南剑州判官。嘉定元年(1208年)迁博士。嘉定年间于江南救荒惩贪、于泉州整顿漕政、以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实施惠政,皆政绩突出。理宗时期再度历知泉州、福州,后召为户部尚书,再改翰林学士、最后拜参知政事,1235年5月30日卒,因其晚年曾在其家乡的莫西山读书和从事著述,故人称西山先生。著有《西山文集》、《读书记》、《四书集编》和《大学衍义》等。明正统二年(1437年)从祀原西庑,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陈淳(1159年—1223年),南宋理学家,字安卿,亦称北溪先生。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著有《北溪全集》。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一百零五)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号象山,字子静,书斋名“存”,世人称存斋先生,江西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与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是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祖。其学说经王守仁继承与发扬后,对后世影响极大。乾道八年(1172年)中进士,初任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后调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迁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绍熙二年(1191年),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政绩显著。绍熙三年腊月,病逝于荆门任上,归葬于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年),赐谥“文安”。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原西庑,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图(一百零六)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中兴名相张浚之子,从师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主管岳麓书院教事,使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后历知抚州、严州、吏部员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讲等,淳熙七年(1180年)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卒谥宣,葬于湖南宁乡沩山(又名官山),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著有《南轩文集》四十四卷、《论语解》十卷、《孟子说》七卷,后人合刊为《张南轩公全集》。尝作石鼓书院《武侯祠记》、《风雩亭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景定二年(1201年)从祀原西庑,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改移东庑。
图(一百零七)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后兴兵抗元,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清道光二十三年从祀。
赵复(生卒年不详),字仁甫,又称江汉先生。元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复为人,乐易而耿介,虽居燕,不忘故土。与人交,尤笃分谊。复家江汉之上,以江汉自号,学者称之曰“江汉先生”。复以周、程而后,其书广博,学者未能贯通,乃本照伏羲、神农、尧、舜所以继天立极,孔子、颜回、孟子所以垂世立教,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所以发明绍续者,作《传道图》,而以书目条列于后。又有《伊洛发挥》、《希贤录》等流传于世。清雍正二年从祀。
图(一百零八)
金履祥(1232年—1303年),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桐山后金村)人,浙东学派、金华学派中坚,北山四先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学者尊称为“仁山先生”。宋末,元兵围襄樊,履祥献策朝廷,咯住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且备叙海舶所经地形,历历可据以行,然未被采纳。德祐初年,南宋朝廷以迪功郎、史馆编校等职召任,坚辞不受。寻应严州知州聘,主讲钓台书院。宋亡,筑室隐居金华仁山下,讲学著书,以淑后进,许谦、柳贯皆出其门。元大德七年(1303年)卒,至正年间谥“文安”。其经史研习成就显著,著作有《尚书注》、《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证》、《孟子集注考证》、《通鉴前编》、《举要》、《仁山集》等。清雍正二年从祀。
陈澔(1260年——1341年),字可大,号云住,人称经归先生。南康路都昌县(今江西都昌)人,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澔勤学而好古,秉承祖业,精于《易》、《礼》、《书》。是时,书院学风大盛,澔则于都昌建云住书院(经归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诸名门俊彦慕名就学。著《礼记集说》,乃明清两代学校、书院,私塾的“御定”课本,科考取士必读之书。《续文献通考》载:“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古注疏不用,《礼记》皆用陈澔集说”。雍正二年从祀。
图(一百零九)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宁海人,明代官员、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后因拒为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蒙难,乃中国古代历史中唯一被“诛十族”之人。福王时追谥“文正”。清同治二年从祀。
图(一百一)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山西省河津县人,字德温,号敬轩。因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故时人称之为“薛夫子”。明代思想家,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进士出身,历任大理寺正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晚年辞官居家讲学、著述。著有《读书录》、《薛文清集》。隆庆五年从祀。
胡居仁(1434年—1484年4月7日),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现属江西)人。明代理学家。居仁认为“气之有形体者为实,无形体者为虚;若理则无不实也”。其穷理方法不止一端:“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常与友人陈献章、娄谅、谢复、郑侃等人交游,吟诗作赋。人谓之举仁学派,名闻当时,影响后世。绝意仕进,筑室山中,学者日众。寻主白鹿书院,以布衣终身。万历中,追谥“文敬”。明万历十二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一)
罗钦顺(1465年—1547年),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著名哲学家,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曾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太常卿、吏部右侍郎、吏部尚书等职。早年信禅,后悟其空,“释氏之学,大抵有见于心,无见于性,故其为教,始则欲人尽离诸象,而求其所谓空,空即虚也”。专攻程朱理学,认为“理即是气之理”,“理须就气上认取,然认气为理便不是”。著有《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庄”。清雍正二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二)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字起东,别号念台,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天启初,为礼部主事。历右通政。因劾魏忠贤、客氏,削籍归。崇祯初,起顺天府尹,奏请不报,谢疾归。再起授工部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又以论救姜采、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起原官;痛陈时政,并劾马士英、刘孔昭、刘泽清、高杰,复争阮大铖必不可用,皆不听,乞骸骨归。杭州失守,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清时,追谥忠介。学者称“念台先生”。又尝筑证人书院讲学蕺山,又称蕺山先生。宗周著作颇富,有《刘蕺山集》十七卷,及《刘子全书》、《周易古文钞》、《论语学案》、《圣学宗要》等,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清道光二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三)
孙奇逢(1584年—1675年),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明亡,清廷屡召不仕,人称“孙征君”。与李颙、黄宗羲齐名,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五卷、《书经近指》。清道光八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四)
陆陇其(1630年—1692年),清代理学家。原名龙其,因避讳改名陇其,谱名世穮,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学者称其为当湖先生。康熙九年进士,历官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时称循吏。学术专宗朱熹,排斥陆王,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卒谥清献,从祀孔庙。著有《困勉录》、《读书志疑》、《三鱼堂文集》等。清雍正二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五)
谷梁赤(生卒年不详),战国经学家。名或作喜、寘、俶,字子始,山东省菏泽定陶人,相传为子夏弟子。治《春秋》,初仅口说流传,至谷梁赤,为《春秋》残亡,多所遗失,乃为经作传,称《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亦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为今文经学派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体裁与《公羊传》相近,以问答形式解经,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持论比《公羊传》平正。唐贞观二十一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六)
高堂生(生卒年不详),复姓高堂,名伯。西汉鲁(山东新泰龙廷)人,专治古代礼制。《礼》经秦火,而书不传。汉兴,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本《仪礼》。高堂生曾背诵《仪礼》十七篇,又以礼书十七篇授瑕邱萧奋,使《仪礼》在秦始皇后仍得以留传,为当时今文礼学最早传授者。唐时,高堂生配享孔子庙。宋代,被追封为“莱芜伯”。今墓在新泰龙廷。唐贞观二十一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七)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少年时专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任江都(今江苏扬州)相和胶西王(今山东高密西南)相。汉武帝时,召试天下贤良文学之士,他以“天人三策”相对,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之局面。又主张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设庠序。后托病辞官,修学著书,朝廷偶遇大事,常遣人至其住所探问。著有《春秋繁露》和《董子文集》。元至顺元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八)
毛苌(生卒年不详),西汉赵(今河北邯郸)人。长于《诗经》,师承自其叔毛亨,时人称为“小毛公”,善演讲,曾任河间献王刘德《毛氏诗》博士,官至北海太守。《诗经》传为毛公所传,故又称毛诗,与《周易》、《尚书》、《仪礼》、《春秋》并称为《五经》,成为儒家经典。《汉书》艺文志载:有毛诗二十九卷和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传于世。唐贞观二十一年从祀。
图(一百一十九)
杜子春(约前30年—约58年)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西汉末从刘歆受《周礼》。世乱连年,歆弟子先后死,惟子春至明帝永平初尚存,年近九十,家于南山。东汉儒者郑众、贾逵并从受业。自此,《周礼》之学始传。《太学》云:如《周礼》一书,当永平初年,唯有河南缑氏杜子春能通其句读,颇识其说。郑众、贾逵往受业焉。贾逵洪雅博闻,又以经书转相证明为解,逵解遂行与世。 唐贞观二十一年从祀。
图(一百二)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蜀汉丞相,东汉末徐州琅琊阳都人。少时耕读于南阳郡,得喻“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而入仕,刘备薨后,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曾五伐曹魏,后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追谥为忠武侯。东晋时追封“武兴王”。著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王通(584年—617年),字公达,琅邪临沂人也,隋晋地私人教育家。祖父王份,梁朝左光禄大夫。父亲王琳,司徒左长史。王琳齐代娶梁武帝妹义兴长公主,有子九人,并知名。卒后,弟子私谥为“文中子”。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一)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出生于河南河阳,祖籍郡望昌黎郡,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愈乃唐代文豪,与柳宗元是共倡唐季古文运动,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其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著有《昌黎先生集》。宋元丰七年(1084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二)
胡瑗(993~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人。因居安定,世称“安定先生”。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精通儒家经术,以“圣贤自期许”,讲“明体达用之学”。其“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濡染颇深。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均入《四库全书》;另有《论语说》、《春秋口义》。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三)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天圣进士。曾与范仲淹共御西夏,威望颇高,人称“韩范”。亲历宋夏战争、庆历新政等历史大事。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亦曾被贬十几载。《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清咸丰二年(1852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四)
杨时(1053年—1135年),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颖悟异常,能属文。与游酢、伊熔、谢良佐并称“程门高弟”(程门四大弟子)。稍长,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调官不赴。学于程颢,颢死,又学于程颐。杜门不仕将十年。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优游林泉,以读书讲学为事。东南学者,推为“程学正宗。”朱熹、张栻的学部,皆出于时。学者称为“龟山先生”。卒谥文靖。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文献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库总目》等,并行于世。明宏治八年(1495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五)
尹焞(1071年—1142年)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人。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1134年)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1138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传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书院。著有:《和靖先生集》及《论语解》。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六)
胡安国(1074年-1138年),又名胡迪,字康候,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人,北宋学者。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科赵昌言榜进士第三人。为太学博士,旋提举湖南学事。后迁居衡阳南岳。一生潜心研习《春秋》,与次子胡宏共办“碧泉书堂”(文定书院前身),开创“湖湘学派”。其所著《春秋传》成为后世科举士人必读的教科书。又著《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传,《宋元学案》中有《武夷学案》,1437年(明正统二年)入孔庙。
图(一百二十七)
李侗(1093年一1163年)南宋学者。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人。侗乃程颐的二传弟子,少时从师杨时、罗从彦,得授《春秋》、《中庸》、《论语》、《孟子》。学成退居山田,谢绝世故四十年。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之认识方法。朱熹曾从游其门,并将其语录编为《延平答问》。著有《李延平集》。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八)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曾祖吕好问,(1064—1131)字舜徒,南宋初年“以恩封东莱郡侯”,始定居婺州金华。是时,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后世,一般均称吕祖谦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出身官宦世家,家学深厚。著有:《十七史详节》、《东莱博议》。景定二年(1261年)从祀。
图(一百二十九)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人。宋代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祖父袁毂。早年入读太学,淳熙年间进士及第,调任江阴尉。迁太学正,是时党禁兴起,因非议去职。后历仕司封郎官,迁国子监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权相史弥远争和议,被罢官回乡。袁燮博学,学者称其为“絜斋先生”。与沈焕、舒璘、杨简并称为“明州淳熙四先生”,为浙东四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主讲于城南书院,袁燮讲学,必启发诸生“反躬切己,忠信笃实”,“其教多以明心为言,盖有见于当时学者陷溺功利,沈锢词章,积重难返之势,必以提醒为要”。晚年起用,出知温州,进直学士。奉祠以卒,谥正献。真德秀为其写行状。著有《絜斋集》二十四卷、《絜斋后集》十三卷、《絜斋家塾书钞》、《絜斋毛诗经筵讲义》。1868年(清同治七年)入孔庙。
图(一百三)
黄榦(1152年-1221年),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生。自幼聪颖,志趣广远。年十七,父殁。淳熙二年(1175),黄榦往见刘清之求学,清之奇其才,令从朱子授业。著有《朱熹行状》、《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释》、《仪礼通解》等。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一)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明正统二年(1437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二)
魏了翁(1178—1237年),南宋学者。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人。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嘉熙元年(1237年)卒,寿六十,谥文靖,追赠“秦国公”。反对佛老“无欲”之说,指出”虚无,道之害也”。又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之作用。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三)
王柏(1197年—1274年),字会之,婺州金华人。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四)
陆秀夫(1237年-1279年),字君实,楚州盐城人,南宋抗元名臣,同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宋理宗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赵昺,奉皇帝居厓山,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是年3月19日,秀夫背幼帝自杀,南宋灭亡,有《陆忠烈公遗集》。清咸丰九年(1859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五)
许衡(1209年—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宪宗四年,召为京兆提学,授国子祭酒。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自幼勤好读学,天资聪颖。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与枢及窦默相讲习。后赴河北大名府讲学,恭谨执教,一时求学之人众多,并匾其斋为“鲁斋”,从此号称“鲁斋先生”。卒后,赠为荣禄大夫司徒,谥号“文正”,后加封“正学垂宪”、“左运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封魏国公”;1313年诏从祭孔庙。
图(一百三十六)
吴澄(1249年-1333年),字幼清,晚字伯清,元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人。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召任国子监丞,至定元年(1321)任翰林学士;泰定元年(1324)为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澄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宋末中试乡贡。宋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称其“草庐”先生。其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葬书》均有纂言。元统元年病卒,后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1435年从祀,1530年罢祀,1737年复祀。
许谦(334年—396年),字符逊,北魏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少有文才,善天文图谶之学。魏建国时,将家归附。为代王郎中令,兼文记,与燕凤俱授献明帝经。登国初,与张衮等参赞初基。慕容垂来犯,杨佛嵩援兵迟缓。谦为书遗之,佛嵩乃倍道兼行。以功赐爵关内侯。慕容垂死,谦上书劝进,进爵平舒侯。官至安远将军。卒,谥文。1724年从祀。
曹端(1376年—1434年),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明初理学家。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务,而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修正、发挥,被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明永乐六年(1408年),入乡试,次年,赴京城会试,后授为山西霍州学正。曹端以倡明理学为追求,著述甚丰,传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四书详说》、》等。清代张璟又集曹端遗文八种,合刊为《曹月川先生遗集》。1860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七)
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广东新会都会村人,粤地唯一从祀孔庙之明季硕儒。力主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自由开放之学风,继而形成特点鲜明之“江门学派”。因居于白沙村,故人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半年而归,居白沙里,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1584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八)
蔡清(1453年--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理学家。历任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清竭其一生研习六经、诸子及史集等书,尤精与二程、朱子朱熹之著。清为官清廉,治学严谨,其床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临寐前必反复思考,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后因积劳成疾,年56岁逝。1724年从祀。
图(一百三十九)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今多称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阳明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1584年从祀孔庙。
图(一百四)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人。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著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1621年追赠为刑部尚书。1826年从祀孔庙。
图(一百四十一)
黄道周(1585年~1646年)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铜陵镇)人。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后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1825年从祀孔庙。
图(一百四十二)
汤斌(公元1627年—公元1687年),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清初理学顺臣,河南睢州(今河南商丘睢县)人。出身阀阅旧族,崇祯十四年应童子试,十五岁前读毕《左传》、《战国策》等书。一生清正廉明,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二十六年改任工部尚书,被劾,未一月忧惧而死。汤斌以汉人知识分子身份早期入仕满清并大力推行清政府的抑汉文化政策,禁坊间出版物。雍正十年,“文字狱”酷烈,杰出理学大家吕留良被戮尸并抄斩满门,而恭顺满清的汤斌被满清作为知识分子的正面典型树立弘扬,入祀贤良祠,谥“文正”。著有《汤子遗书》。清道光三年(1823年)从祀。
木金父,孔子之五世祖也,春秋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子。孔妻貌美,被华督觊觎。后华督政变,宋殇公及孔父嘉蒙难。木金父避难至鲁之邹邑,以其父之字为孔氏,后任鲁国大夫。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雍正帝追封木金父“肇圣王”。1723年从祀。
祁父,睾夷父,或祈父,春秋鲁国大夫。宋国司马孔父嘉的之孙,木金父之子也,即孔子之高祖。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雍正帝追封祈父为裕圣王。1723年从祀。
图(一百四十三)
防叔,春秋鲁国防地(今曲阜市防山乡)大夫。宋国司马孔父嘉之曾孙,木金父之孙,即孔子之曾祖,叔梁纥之祖父。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雍正帝追封防叔为“贻圣王”。1723年从祀。
伯夏,春秋鲁国大夫。宋国司马孔父嘉之玄孙,木金父之曾孙,即孔子之祖父,叔梁纥之父亲。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雍正帝追封伯夏为“昌圣王”。1723年从祀。
图(一百四十四)
叔梁纥(?-前549年),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又称郰人纥、郰叔纥,伯夏之子,孔子之父也。鲁国郰邑大夫。前563年,晋国的荀罃、荀偃、士匄合诸侯联军伐逼阳国,久攻不克。孟孙氏家臣秦堇父以人力拉装备车到达战地,逼阳人打开城门,诸侯的将士乘机进攻。逼阳守军突放下闸门,叔梁纥双手举门,解城中诸军之困。及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埋葬于防。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孔庙。
孟皮(生卒年不详),故为子姓,孔子兄弟,生平事迹不详。清咸丰七年(1857年)从祀。
颜路(前545-年?),亦名无繇,春秋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平事迹不详。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封为“杞国公”,谥号“文裕”。唐开元二十七年从祀。
字伯鱼(前532年-前481年),孔子之子,春秋鲁国人,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孔鲤先孔子而亡,鲤之妻于夫死后再嫁。宋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
图(一百四十五)
曾皙(前542年-前475年),或称曾点,宗圣曾子之,字子皙,春秋鲁国人,生平事迹不详,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唐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从祀。
孟孙激(生卒年不详),鲁国人,字公宜,系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后裔,孟子之父。生平事迹不详。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周辅成(生卒年不详),生平不详,宋朝周敦颐之父,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从祀。
程珦(1006年-1090年),字伯温,宋代洛阳人,“二程”之父。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图(一百四十六)
蔡元定(1135年-1198年),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幼从其父学,及长,师事朱熹,熹视为讲友,博涉群书,探究义理,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著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著有《律吕新书》、《西山公集》等著作,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张迪(生卒年不详),先贤张载之父。生平事迹不详。清雍正二年(1767年)从祀。
图(一百四十七)
朱松(1097年-1143年),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建州人。朱松是在泉州开讲理学第一人,安海因之有“闽学开宗”之誉。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著有《韦斋集》等。明嘉靖九年(1530年)从祀。
图(一百四十八)
图(一百四十九)
图(一百五)
图(一百五十一)
图(一百五十二)
图(一百五十三)
图(一百五十四)
图(一百五十五)
图(一百五十六)
图(一百五十七)